[发明专利]定位卡装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8222.3 | 申请日: | 2014-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溯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002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装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卡装配夹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业,已大量使用燃油接头,在燃油接头的装配过程中,尤其是用纯手工将其中的定位卡装入壳体内的工作非常吃力,很容易因为装配不当而造成产品损坏的问题,定位卡的装配效率低,使燃油街头的产品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提高装配效率的定位卡装配夹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定位卡装配夹具,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的前端面设有第一启动按钮和第二启动按钮,在所述底板上板面的前端设有底壳固定板,该底壳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个装夹槽,在所述底壳固定板的后端设有顶板,在所述顶板上设有若干个前、后向贯通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与装夹槽一一对应,该顶板的后端设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与第二启动按钮连接,该推动气缸的前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水平设有若干个推杆,每个所述推杆均与顶板上的通孔一一对应,在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导向块;
在所述底板的后端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前、后走向的条形槽(13),每个所述条形槽内都穿设有前纵连接杆和后纵连接杆,每个条形槽内所述前纵连接杆和后纵连接杆的上端都设有横连接杆,每个所述前纵连接杆和后纵连接杆的下端铰接固定在对应位置的条形槽内,每个所述前纵连接杆和后纵连接杆的上端与对应侧横连接杆上的对应位置铰接固定;
在每个所述前纵连接杆的中下部都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对应位置的前纵连接杆铰接固定,另一端向前斜向下穿设过底板并连接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固设在底板的下端面并与第一启动按钮连接;在所述横连接杆的前端还设有压板。
采用以上结构,可把燃油接头中的定位卡组件和壳体组件按装配要求依次放入装夹槽内,然后按下第一启动按钮,压紧气缸开始向下拉动拉杆,在铰接传动的作用下,前纵连接杆和后纵连接杆均向前转动,并带动横连接杆向前转动,再沿导向块向前移动,最终使压板到达装夹槽的正上方,压块的下端面抵接压紧壳体组件;接着,再按下第二启动按钮,推动气缸向前推动推杆,每个推杆穿过对应位置的通孔,从装夹槽的后端开口伸入,抵接装夹槽内对应位置的定位夹组件,并向前继续推进,最终使定位夹组件与壳体组件箍紧,完成装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节省了大部分人工,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质量,适用范围广。
为了便于取放装配组件,同时便于固定装配,作为优选,在所述装夹槽的前、后端均设有开口,每个所述推杆与对应位置装夹槽的后 端开口相适配。
为了减轻压板质量,同时便于观察压装状态,作为优选,所述压板的前端面沿左、右方向设有若干个压块,每个所述压块与装夹槽一一对应。
为了便于生产,节省加工工艺,作为优选,所述压板和压块为一体加工成型。
为了防止压板受力变形,保证压板受力均匀,作为优选,在所述压板的上板面还固设有加强板。
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推进气缸和压紧气缸来分别控制推杆和压板,从多个方向对装夹组件进行固定定位,操作性强,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装配质量稳定,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底板1的那个组成,在所述底板1的前端面设有第一启动按钮11和第二启动按钮11’,在所述底板1上板面的前端设有底壳固定板2,该底壳固定板2上设有若干个装夹槽21,在所述底壳固定板2的后端设有顶板3,在所述顶板3上设有若干个前、后向贯通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与装夹槽21一一对应,该顶板3的后端设有推动气缸4,所述推动气缸4与第二启动按钮11’连接,该推动气缸4的前端设有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的前端 水平设有若干个推杆42,每个所述推杆42均与顶板3上的通孔一一对应,在所述装夹槽21的前、后端均设有开口,每个所述推杆42与对应位置装夹槽21的后端开口相适配,在所述顶板3的左、右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导向块5。
在所述底板1的后端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前、后走向的条形槽13,每个所述条形槽13内都穿设有前纵连接杆14和后纵连接杆14’,每个条形槽13内所述前纵连接杆14和后纵连接杆14’的上端都设有横连接杆15,每个所述前纵连接杆14和后纵连接杆14’的下端铰接固定在对应位置的条形槽13内,每个所述前纵连接杆14和后纵连接杆14’的上端与对应侧横连接杆15上的对应位置铰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溯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溯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82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扳手头结构和扳手
- 下一篇:一种滑轨式柔性换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