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发酵试验反应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37447.7 | 申请日: | 2014-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0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高立洪;蒋滔;李萍;韦秀丽;张均;李平;刘科;郑吉澍;龙翰威;蔡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凯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16 | 分类号: | C12M1/16;C12M1/107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试验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反应器,特别涉及一种干发酵试验反应器。
背景技术
厌氧发酵技术分为湿法厌氧发酵和干法厌氧发酵两种。沼气干发酵是指以固体有机废物为原料,在无流动水的条件下进行沼气发酵的工艺,可以将传统的厌氧消化工艺中干物质含量由低于8%提高到25~30%左右。沼气干发酵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秸秆沼气发酵的技术难题。传统的秸秆发酵技术都是采用湿发酵技术,即将秸秆与人畜粪便、工业废水等有机物混合,在厌氧菌的作用下生成沼气。而秸秆干发酵技术与传统的发酵技术相比具有耗能低、不需要大量接种物、运行处理费用低、池容产气率高、不需要大量水、后续处理容易等优点。目前干发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垃圾、禽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方面,成为厌氧发酵技术的研究热点。
目前国内干发酵试验及相关专利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发酵原料与厌氧污泥混合,另一种是采用沼液喷淋的方式将发酵原料与厌氧菌接触。前者存在物料与微生物混合不均,产气率低的问题;后者发酵过程中滤液分离困难、喷头易堵,管壁结垢,影响了试验进度。同时干发酵试验的温度与湿发酵相比较难调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过程中滤液易分离,温度易控制的干发酵试验反应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发酵试验反应器,包括发酵罐体,在发酵罐体的上端设有顶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体包括外罐体(1)和安装于外罐体(1)内的内罐体(2),所述内罐体(2)和外罐体(1)之间有间隙,所述内罐体(2)和外罐体(1)之间的间隙为真空室(3),所述外罐体(1)的外壁上包覆有一层保温棉(10),所述内罐体(2)的底部沿径向设有过滤板(4),所述内罐体(2)的底端设有沼液出口(1a),该沼液出口(1a)通过管道与沼液罐(5)相连,所述沼液罐(5)放置在恒温加热装置(8)上,所述沼液罐(5)与顶盖(6)上的压力平衡口(6a)和沼液进口(6b)相连,所述沼液进口(6b)与螺旋喷头(9)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物料堆放在过滤板上,过滤板下方为沼液室,发酵过程中,喷淋的沼液经过原料之间的间隙从过滤板漏到沼液室内,使得沼液与物料能充分接触,漏下的沼液再进入沼液罐,我们将沼液通过恒温加热装置加热后再喷淋到物料上,同时,通过真空保温和表层保温棉的保温,使得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小,沼液的温度恒定,从而可以保证发酵罐内温度在试验设计所需的范围内。
通过过滤板将发酵区固体物料与沼液分离,同时,配合沼液罐的静止沉淀作用以及螺旋喷头的喷淋,可以实现固体物与沼液的有效分离,避免沼渣进入沼液中,解决了管道结垢和固体残渣导致的喷头堵塞现象。
在顶盖上设置压力平衡口,该压力平衡口与沼液罐相连,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沼液量增加,沼液罐内的沼液进入内罐体内,相当于形成一个水封安全装置,能有效保护罐体。同时当产气量增大时,沼液罐内产生的沼气也可以进入发酵室,并收集在储气袋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发酵罐体的底端设有底盖(7),所述底盖(7)上设有过滤板支撑架(11),所述过滤板(4)安装在过滤板支撑架(11)上。这样方便安装过滤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盖(7)上还设有出气口(6c)和传感器插入口(6d),所述出气口(6c)与储气袋(12)相连。采用储气袋储存沼气,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可保证发酵罐、沼液罐以及储气袋三者压力平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真空室(3)设有与其相通的真空抽气口(3a)。这样方便抽放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板(4)上贴有尼龙网。贴尼龙网,使得过滤效果更好,避免渣进入沼液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罐体(2)包括第一内罐体(2-1)和第二内罐体(2-2),第一内罐体(2-1)和第二内罐体(2-2)之间有间隙,所述出气口(6c)位于第一内罐体(2-1)和第二内罐体(2-2)之间,所述第一内罐体(2-1)的整个罐壁上分布有排气孔。这样,第一内罐体作为发酵室,其里面产生的沼气通过排气孔进入第一内罐体和第二内罐体之间,即使是罐底产生的不易排出的气体也可从侧面的排气孔顺利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盖(6)的中部设有进料筒(6e),所述进料筒(6e)上设有盖板,所述沼液进口(6b)位于该盖板上,所述螺旋喷头(9)位于进料筒(6e)内,所述发酵罐体的下部设有出渣口(1b),所述出渣口(1b)位于过滤板(4)上方。这样,干物料从顶盖上的进料筒进入,再从出渣口出来,可以实现连续进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凯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凯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74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厌氧竖式推流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茶酒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