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凸轮轴正时齿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6351.9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莱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魏学成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轴 正时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凸轮轴正时齿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动力发生装置,其作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发 动机中常用到凸轮轴来传递运动状态,凸轮轴上设置有进行时间尺度定位的正时 齿轮。现有技术正时齿轮的重量较重,凸轮轴内部装配齿轮在工作过程中振动较 大,造成工作时产生大量的噪音,长时间会使得齿轮之间的磨损较大,传动出现 松动,从而影响到凸轮轴的正常工作,使得凸轮轴负荷比较大,振动大,转速不 稳定。另外,由于磨损,正时齿轮和凸轮轴之间发生错位,从而影响到了正时齿 轮寿命和传动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上述齿轮重量较重和齿轮之间磨损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凸轮轴 正时齿轮,该正时齿轮结构简单,齿轮重量轻、耐腐蚀且齿轮之间磨损小,装在 发动机中工作振动小、噪音低、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凸轮轴正时齿轮,包括防锈处理的轮盘,所述轮盘的盘缘均匀分布着轮 齿;轮盘的前后盘面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开设有多个去重孔、信号销孔, 信号销穿过信号销孔与轮盘固定;轮盘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具 有防腐蚀层,通孔的一侧开有矩形键槽。
所述轮盘由渗碳钢材料制成。
所述相连两个轮齿之间有齿槽。
所述齿槽槽底两侧设有弧形倒角。
所述去重孔为通孔。
所述信号销孔为通孔。
所述信号销与轮盘通过焊接方式相连。
所述轮盘的前后盘面边缘处开设有去重槽。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一种凸轮轴正时齿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去重 孔和去重槽的设计,可有效减轻齿轮的重量,使得凸轮轴在传动过程中负荷小、 振动小、转速稳定;轮盘防锈处理、中心通孔内壁的防腐蚀层,可提高齿轮抗锈 和腐蚀的能力;轮齿的弧形倒角设计,可提高齿轮抗磨损能力,大大增加了凸轮 轴正时齿轮的使用寿命;装在发动机中工作振动小、噪音低、传动效率高、使用 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齿轮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时,一种凸轮轴正时齿轮,结合图1,包括轮盘1、轮齿2、齿槽3、 弧形倒角4、环形槽5、去重孔6、信号销孔7、中心通孔8、防腐蚀层9、矩形 键槽10、信号销11、去重槽12。
凸轮轴正时齿轮包括经过防锈处理过的轮盘1,轮盘1由渗碳钢材料制成。 轮盘的盘缘上均匀地分布着轮齿2,相连的两个轮齿之间有齿槽3,齿槽3的槽 底两侧设有弧形倒角4。齿轮轮齿设计有弧形倒角可以减小啮合齿轮之间的摩擦, 减小齿轮的磨损,增加凸轮轴正时齿轮的寿命。
轮盘1的前后盘面开设有环形槽5。环形槽5内开设有去重孔6和信号销孔 7,去重孔6和信号销孔7都是穿过轮盘的前后盘面与环形槽相连的通孔。轮盘 上分布多个去重孔6和信号销孔7。环形槽5和去重孔6的设计是为了减轻齿轮 的重量,使其在传动运转过程中振动小,转速平稳。信号销11与信号销孔7配 合使用,信号销穿过信号销孔与轮盘固定连接。信号销可以通过焊接分方式与轮 盘相连。
轮盘1的中心设计成中心通孔8,凸轮轴从中心通孔8穿过并与中心通孔过 盈配合。中心通孔8的一侧开设有矩形键槽10,矩形键槽提供了齿轮与凸轮轴的 安装定位,防止了齿轮与凸轮轴之间发生错位,方便了齿轮与凸轮轴装配与维修。 中心通孔8的内壁上设有防腐蚀层9,防腐蚀层可提高齿轮抗腐蚀能力,大大增 加了凸轮轴正时齿轮的使用寿命。
轮盘1的前后盘面边缘处开设有去重槽12,去重槽的设计同样可以减轻齿轮 的重量,使齿轮在传动运转过程中振动小,转速平稳。
本发明凸轮轴正时齿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去重孔和去重槽的设置, 可有效减轻齿轮的重量,使得凸轮轴在传动过程中负荷小、振动小、转速稳定; 轮盘防锈处理、中心通孔内壁的防腐蚀层,可提高齿轮抗锈和腐蚀的能力;轮齿 的弧形倒角设计,可提高齿轮抗磨损能力,大大增加了凸轮轴正时齿轮的使用寿 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莱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富莱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6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