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牛仔布污染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36223.4 | 申请日: | 2014-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9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梅;彭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B32B27/06;B32B37/02;B32B38/06;B32B38/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 地址: | 2156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仔布 污染 pvc 人造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饰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人造革材料,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耐牛仔布污染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汽车的需求量也飞速增长,伴随着汽车产量的增长,汽车内饰加工也也飞速发展。消费者在购车时不仅仅只是看重汽车功能性、安全性、外部造型等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内饰材料的色彩、色调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在在内饰的设计领域,从传统的黑色或深色色调,设计了更多的明艳或浅色色调,浅色色调的内饰出现,对内饰产品的耐清洁要求提出新的标准。
目前,常见的浅色汽车内饰PVC人造革,存在以下缺点:耐污染性能低,被污染后不易清洗;耐光照、耐低温柔韧性和阻燃性等各项性能指标不佳,并且有些人造革的原材料成分挥发性大,属于环境不友好成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牛仔布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这种人造革的性能指标符合汽车内饰行业要求,并且通过马丁代尔的耐牛仔布污染的测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牛仔布污染人造革,按重量份数计,其基础层配方包括:50-70份的PVC树脂,50-80份的可塑剂,2-10份的低挥发稳定剂,8-15份色料;在所述基础层的表面涂覆水性油漆,所述水性油漆的配方包括:70-80份水性聚氨酯改性树脂,8-20份助剂。
优选的,所述可塑剂为低挥发线性高分子可塑剂。
优选的,所述低挥发稳定剂为复合型环氧锌类稳定剂。
优选的,所述色料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铬锑钛黄,铁红,二氧化钛。
优选的,所述水性助剂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润湿助剂、消泡助剂、增稠助剂。
优选的,所述耐牛仔布污染人造革的结构,由上到下依次包括:油漆层、PVC致密层、PVC发泡层、织物背衬。
优选的,一种制备上述的耐牛仔布污染人造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步:
(1)混料:根据所述配方中各组份称取备料,将各组份原料混合均匀后,制成浆料;
(2)涂布:将(1)中制成的浆料在涂布机上涂布,制成PVC层;
(3)印刷:将(2)中涂布制成的PVC层印刷水性油漆,制成油漆层;
(4)压花:将(3)中的已经印刷油漆层的PVC层进行压花,制得符合外观和手感要求的PVC人造革材料;
(5)将(4)中的PVC人造革材料进行不同尺寸的切割。
优选的,由所述方法制备所得的PVC人造革能够应该在汽车内饰材料中,其适应于真空吸附、低压注塑、包覆、模压加工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发明的PVC人造革,应用在汽车内饰材料中,具有耐污染、易清洁的特点,尤其是牛仔布靛蓝染料基本不能污染表面,如果有轻微污染,使用清水或者普通的0.5%肥皂水即可清洗干净,符合现在对浅色内饰材料耐污染的要求。
其二、本发明的PVC人造革,耐光照、耐低温、低温下柔韧性好、阻燃性能佳、低雾化,同时通过马丁代尔的耐牛仔布的测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耐牛仔布污染的PVC人造革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耐牛仔布污染人造革基础配方的静态粘度测试图。
图3是水性表面涂料的长期稳定性实验结果说明。
图4是测试耐牛仔布污染人造革涂布段和印刷段的表面张力测试图。
其中,1-油漆层、2-PVC致密层、3-PVC发泡层、4-织物背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未经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62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自定位破损路面铣刨机
- 下一篇:一种超纤PU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