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4537.0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04;F04D29/043;F04D2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泵,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泵。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汽车行业迅猛发展,随着汽车性能向着更安全,更可靠, 更稳定,全自动智能化和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电子泵已经渐渐取代传统的机 械泵,并被大量运用于车用散热循环系统中。电子泵具有无电磁干扰,高效 环保,无极调速等优点,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
电子泵的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由隔离套完全隔离,避免了传统的电机式 无刷直流水泵存在的液体泄漏问题;目前,电子泵包括盘式电子泵、内转子 式电子泵和外转子式电子泵,外转子式电子泵散热性能好,广泛应用于小型 电子泵中;但是外转子式电子泵中,转子组件与泵轴的配合部分长度很短, 转子组件转动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影响电子泵的性能以及寿命。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转子组件动平衡的电子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泵,包括第一壳 体、第二壳体、端盖、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以及电路板;所述第一壳体、所 述第二壳体以及所述端盖相对固定形成所述电子泵的泵内腔;所述泵内腔被 一隔离套分隔为可以有工作介质流过的流通腔和无工作介质流过的容纳腔, 所述转子组件设置于所述流通腔,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 纳腔;所述电子泵还包括一泵轴,所述泵轴与所述隔离套注塑固定;所述隔 离套包括分隔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转子组件的侧壁以及与所述泵轴固定的顶 部,所述隔离套的顶部的中心区域成形有一自隔离套的外部向隔离套内部凹 陷形成的凹陷部,所述定子组件设置于所述隔离套内部,所述转子组件设置 于所述隔离套外部,所述泵轴与所述凹陷部的底面固定;所述泵轴的上端伸 出所述隔离套,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泵轴的伸出段配合,所述转子组件与所 述泵轴之间的转动副部分的所述转子组件部分为所述转子组件的配合部;所 述配合部包括位于转子组件内腔顶面最底部分以上的第一部分和自所述转子 组件内腔顶面最低部分伸入转子组件内腔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 述凹陷部的内腔。
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泵轴之间的转动副沿所述泵轴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 所述转子组建高度的1/4。
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轴套,以及以所述轴轴套为嵌件注塑成形的叶片部和 转子部,所述转子部包括磁性部分,所述轴套为所述转子组件的配合部,所 述轴套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转子组件高度的1/3倍。
所述隔离套成形有固定所述泵轴的固定加强部,所述固定加强部成形于 所述隔离套的凹陷部底面并向所述隔离套的内部形成包裹所述泵轴的凸起环。
沿所述泵轴轴向,所述凹陷部的底部所在平面低于所述定子组件的线圈 的外表面,所述凹陷部的底面的外径小于所述线圈内径,使得所述凹陷部在 水平面投影方向位于所述线圈内部。
所述凹陷部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隔离套顶部的厚度,所述侧壁的外侧设 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顶部的内侧和侧壁,所述加强筋始于所述 侧壁至于所述分隔套内壁呈发散分布。
自所述隔离套的底部向所述隔离套内部,所述隔离套成形有一轴柱,所 述定子组件套设于所述轴柱,所述定子组件以所述轴柱的中心轴为轴心呈中 心对称设置;所述轴柱包括所述泵轴以及以所述泵轴的包覆层。
所述泵轴的具有包覆层的一端的末端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中心 轴与所述泵轴的中心轴大致重叠设置。
所述包覆层对应于所述泵轴的中心孔成形有轴孔,所述轴柱与一螺钉连 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轴柱通过所述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泵轴与所述隔离套固定部的外表面加工成形有凹槽结构或螺纹结构 或网状结构,所述固定部可以包括所述凹陷部的底面、所述固定加强部以及 所述包覆层。
所述电子泵还包括一连接装置,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和螺钉,使所述定子 组件沿所述泵轴的轴向固定,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或者所述泵 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隔离套上设置凹陷部将转子组件的部分 配合部容纳,在不增加电子泵泵高度的情况下,增加了配合部的长度,使得 转子组件的运行更加平稳,提高电子泵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泵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4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井泵的泵头装置
- 下一篇:便于握持操控的冲击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