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颅内压监护系统探头及其校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33791.9 | 申请日: | 2014-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3 | 分类号: | A61B5/03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颅内压 监护 系统 探头 及其 校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入式医疗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颅内压监护系统探头及其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颅内状态的监护是颅腔手术的术前和术后的重要医学观察步骤,以颅内压的监测为例,常见的判断颅内压是否增高主要是利用以下三种精确的量测方式进行确认:(1)以腰椎穿刺检查得取脑脊液进行分析;(2)拍摄X光片,检视脑回压迹、骨缝分离、颅骨内板变薄、碟鞍扩大等项目;(3)脑部超音波检测。其中,第(1)种方式属于侵入式量测,具有感染及病患适用性的问题,第(2)种属于非侵入式量测,但对于颅高压早期诊断却不一定有效,至于第(3)种的脑部超音波检测,由于其外部由颅骨包覆的关系,对脑内发射的超音波讯号传递经颅骨会大量衰减,导致所探测的回波信号微弱、质量不佳。
近年来,逐渐发展出以颅内压监护仪为代表的新型颅内压监测方式,借助被植入颅内的探头中的压力传感器,可以实现对颅内压的精确化测量,且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可以进行连续的实时监测。因颅内压监护仪的探头会受到不同的压强、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在首次使用颅内压监护仪探头时,要先对探头进行校准,目前的做法是将探头插入到生理盐水中,此时会在与探头相联系的监护仪上显示出一个校准值,医护人员根据所述校准值将所述探头调零后将探头插入到病人颅内进行监测,但当更换监护仪时,医护人员需要重新对探头进行校准,这个过程不仅会造成使用上的繁琐,而且容易出现人为误差,从而导致校准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颅内压监护系统探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颅内压监护系统探头,包括:
探头触点以及与所述探头触点连接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上集成有存储单元,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至少用于将所述探头触点获取的零漂值存储至所述存储单元、以及利用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零漂值对所述颅内状态监护系统探头进行校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头触点包括植入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植入壳体内的感测芯片,所述感测芯片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颅内的压力值和温度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监护病人的病历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测芯片以不受机械应力的方式保持于所述植入壳体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植入壳体的内壁上还凸设有可与所述感测芯片彼此干涉的定位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植入壳体上开设有可供所述感测芯片通过的第一槽口,所述定位部限定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的开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槽口的开口尺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植入壳体一体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颅内状态监护系统探头还包括与所述探头触点通过传输导线连接的电连接器,所述探头触点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控制模块可插拔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单元为EPROM或EEPROM。
相应地,一种上所述的颅内压监护系统探头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颅内压监护系统探头的工作状态;
若所述颅内压监护系统探头处于校零状态,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获取此时的零漂值并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内;
若所述颅内压监护系统探头处于监测状态,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获取所述存储单元内存储的零漂值进行校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颅内压监护系统探头的控制模块中增设存储单元,通过该存储单元存储颅内压监护系统探头的零漂值,应用时软件会调取该校准值去除误差, 此种校准方式在软件的配合下可以实现自动校准,使用方便,无需医生手动记录校准值,即使再换台终端系统也无需再次校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颅内压监护系统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颅内压监护系统的探头触点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颅内压监护系统的探头触点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颅内压监护系统的探头触点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颅内压监护系统的探头触点侧视图;
图6A是现有技术中植入壳体在拔出颅骨时,与颅骨作用的情况图;
图6B是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植入壳体在拔出颅骨时,与颅骨作用的情况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37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