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气囊用涂层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33590.9 | 申请日: | 2014-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1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33/00;B05C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气囊 涂层 织物 及其 生产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气囊用涂层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乘客安全意识的提高,作为汽车安全装置的安全气囊的安装率也急剧增加。当汽车发生冲撞事故时,安全气囊的传感器可以感知突来的冲击,从膨胀器立即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该气体可使安全气囊快速张开,从而来保护乘客的安全。
汽车安全气囊用织物主要包含无涂层布与涂层布两种,随着行业的低成本、环保等的发展趋势,无涂层布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但在一些特殊部位,由于低通气性、高耐热性、阻燃性的要求,涂层布不可能被无涂层布完全取代。
而目前安全气囊用涂层织物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两布边与中间部位的涂层量偏差大,以至于织物全幅方向的物性差异大,在后道工序的使用率低;同时导致气囊的不合格率高,从而不能满足行业降低成本的发展趋势。
如中国公开专利CN103861780A中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用织物的涂层方法。该专利提到将安全气囊面料放置在弹性支撑物上,刮刀放置在面料表面进行刮涂,其目的是解决由于面料张力问题而产生的横向、纵向条纹问题及低紧度织物的涂层问题;但并不能解决织物两布边与中间部位的涂层量偏差大的问题,以至于织物全幅方向的物性差异大,在后道工序的使用率低;同时气囊的不合格率高。
又如中国公开专利CN201010620570.2中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用涂层织物,其目的是通过使用单丝截面为扁平的原丝织成织物经过涂层加工,得到收纳性好的涂层织物。但该专利并没有解决织物两布边与中间部位的涂层量偏差大的问题,以至于织物全幅方向的物性差异大,在后道工序的使用率低;同时气囊的不合格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幅宽方向的中央部位与两布边部位的涂层量的差异率小,且全幅宽的强度、伸度的物理性能均一的安全气囊用涂层织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道工序的使用率高、报废率低、生产成本低的安全气囊用涂层织物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用涂层织物幅宽方向的中央部位的涂层量与两边距离布边2cm部位的涂层量的差异率A为≤30%,
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为该织物幅宽方向的中央部位的涂层量,
b为该织物两边距离布边2cm部位的涂层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涂层织物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两个支撑物与织物表面接触点的距离,及涂刀与织物表面的接触角度,克服涂层织物幅宽方向的中央部位的涂层量与两布边部位的涂层量偏差大的问题,使得本发明涂层织物全幅宽的涂层量均一、强度及伸度的物理性能均一;(2)本发明的安全气囊涂层织物还具有后道工序的使用率高、报废率低、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全气囊用涂层织物的涂层方法的侧面示意图。其中,1:织物、2:涂刀的深度、3:支撑物、4:树脂、5:涂刀、6:涂刀的角度。
图2为本发明安全气囊用涂层织物的涂层方法的正面示意图。其中,1:织物、2:涂刀刀头、3:涂刀与织物表面的接触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用涂层织物的幅宽方向的中央部位的涂层量与两边距离布边2cm部位的涂层量的差异率A为≤30%,
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为该织物幅宽方向的中央部位的涂层量,
b为该织物两边距离布边2cm部位的涂层量。
当差异率A大于30%时,距离布边2cm范围部分,甚者距离布边10cm处不能与织物中央部位部分同时使用,此时需要采取分开使用或直接将布边废弃的方式,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该织物在后道工序的使用率,同时还增加了后道工序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织物幅宽方向的中央部位的涂层量与两布边部位的涂层量偏差大,造成本发明涂层织物全幅宽的强度、伸度的物理性能不均一,由该织物制得的气囊的报废率低。本发明安全气囊用涂层织物的幅宽方向的中央部位的涂层量与两边距离布边2cm部位的涂层量的差异率A优选为≤15%。
本发明安全气囊用涂层织物的涂层量为10~1000g/m2。这里的涂层量包括中央部位的涂层量以及两边距离布边2cm部位的涂层量,当涂层量过小时,目前的生产工艺难以稳定的生产;当涂层量过大时,其在后道工序的使用成本太高,同时生产稳定性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3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