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管、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0265.7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7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彬;林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背光 模块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弧状出光面的量子管、装设有此量子管的的背光模块及装设有此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如何兼具节能环保(例如,不使用彩色滤光片)以及显示质量(例如,动态画面反应时间(MotionPictureResponseTime,MPRT)),是液晶显示器要持续改善的问题。若可以利用高速液晶(例如,蓝相液晶),将可以实现兼具节能环保且优良显示质量的液晶显示装置。蓝相液晶是高速反应的液晶,上升时间(risingtime)和下降时间(fallingtime)都在1毫秒以下。高速液晶可以改善液晶显示装置严重的动态模糊(motionblur)。场色序法(FieldSequentialColor,FSC)是一种不需使用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的显示技术,少了彩色滤光片,可以增加显示面板的穿透率,但一定要搭配快速反应的液晶,才不会因为液晶的反应过慢,降低了背光源可以点亮的时间和增加驱动方式的复杂度。
请参考图1以及图2,图1是现有技术的背光模块10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装设有图1中的背光模块10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背光模块10以及液晶显示面板12,其中液晶显示面板12设置于背光模块10上。液晶显示面板12中具有位于上基板120与下基板122之间的蓝相液晶124以及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126。此外,液晶显示面板12还可于上基板120上形成触控感应电路128,以实现触控功能。
如图1与图2所示,背光模块10包括导光板100、多个红光光源102R、多个绿光光源102G、多个蓝光光源102B、反射片104以及光学膜片组合106。于实际应用中,导光板100上可形成有扩散点(dotpattern)或其它干涉结构,使得红光光源102R、绿光光源102G与蓝光光源102B发出之光线进入导光板100后,可被均匀扩散而朝向液晶显示面板12的方向发出。反射片104可将部分杂散光加以反射,以增加整体的出光效率。此外,设置在导光板100上方的光学膜片组合106是用以改善光线的光学特性,其中光学膜片组合106所包括的光学膜片可以是棱镜片、扩散片等,视实际应用而定。
现有技术是将多个红光光源102R、多个绿光光源102G与多个蓝光光源102B沿导光板100的侧边交错排列,再搭配快速反应的蓝相液晶124,以场色序法来驱动红光光源102R、绿光光源102G与蓝光光源102B发光。然而,由于红光光源102R、绿光光源102G与蓝光光源102B的发光效率及寿命有所差异,使得液晶显示装置1的显示画质与使用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量子管、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量子管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量子管包括管体、多个第一荧光粒子以及多个第二荧光粒子。所述管体具有弧状出光面。所述多个第一荧光粒子设置于所述管体中。所述多个第二荧光粒子设置于所述管体中。
所述弧状出光面是凸面或凹面。
所述管体具有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一隔间、多个第二隔间以及多个第三隔间,所述多个第一荧光粒子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隔间中,所述多个第二荧光粒子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二隔间中。
所述多个第一荧光粒子与所述多个第二荧光粒子混合。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多个光源以及如前所述的量子管。所述导光板具有弧状入光面。所述多个光源邻近于所述弧状入光面设置。所述量子管设置于所述弧状入光面与所述多个光源之间,且所述弧状出光面相对于所述弧状入光面。
所述多个光源发出第一色光,所述多个第一荧光粒子将所述第一色光转换为第二色光,所述多个第二荧光粒子将所述第一色光转换为第三色光。
所述弧状出光面通过光学胶贴附于所述弧状入光面上。
所述导光板具有开槽,所述弧状入光面位于所述开槽中,所述量子管嵌合于所述开槽中。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块上。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是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0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