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30042.0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浦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24;C08K9/10;C08K7/24;C08K3/32;C08K5/521;C08J9/0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坻***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硬质 聚氨酯 泡沫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并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是一种性能优越、应用广泛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造涂料、粘接剂、软质和硬质泡沫塑料,其中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较重要的应用,但其存在阻燃性能差的缺点,未经阻燃改性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氧指数仅为19左右,遇到火源或高温的烘烤非常容易着火燃烧而引起火灾,因此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其发展方向。一般的,添加阻燃剂是提高聚氨酯阻燃性能的常用方法,常用阻燃剂品种较多,包括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硼系阻燃剂和硅系阻燃剂等,这些阻燃剂的应用技术较为成熟,但均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含卤阻燃剂易产生烟雾、酸性气体,以致于会造成烟雾窒息,含磷阻燃剂在火灾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他还存在诸如环保问题、综合阻燃性能不佳、成本高等弊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阻燃剂必然向着高效、无卤、低烟毒、多功能化以及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的方向发展。
可膨胀石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卤阻燃剂,其在防火时,产烟量少;无滴落,不造成二次着火,并且瞬间膨胀力强,阻燃效果好。在实际使用中,膨胀石墨和其他阻燃剂都可产生很好协同阻燃效应,提高阻燃效果。但是可膨胀石墨与聚氨酯基体的相容性不好,易导致聚氨酯泡沫塑料力学性能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该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良好、成本低、无毒环保。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组份,它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甲组份:
聚醚多元醇100份,
改性可膨胀石墨5~20份,
无卤阻燃剂1~10份,
三乙醇胺2~3份,
有机硅匀泡剂1~3份,
发泡剂水10~20份,
乙组份:
多异氰酸酯130~150,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1)首先制备改性可膨胀石墨,将可膨胀石墨加入1%浓度的羟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中,充分搅拌,分离出可膨胀石墨,烘干,磨碎,得到改性可膨胀石墨;
(2)按配方准确称取三乙醇胺、有机硅匀泡剂和发泡剂水加入到聚醚多元醇中,充分混合,再加入改性可膨胀石墨和无卤阻燃剂,搅拌均匀,制得甲组份;
(3)将多异氰酸酯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混合,得乙组分;
(4)将甲组份和乙组分快速混合,浇注到模具中进行聚合发泡,固化后得到高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优选的,所述的无卤阻燃剂为聚磷酸铵、磷酸三乙酯的一种。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采用改性可膨胀石墨和无卤阻燃剂协同阻燃聚氨酯,制备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良好、成本低、无毒环保;
(2)可膨胀石墨经过了表面包覆改性,增加了与聚氨酯材料的相容性,可增大可膨胀石墨的添加量,在大幅提高聚氨酯的阻燃性的同时,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损害较小;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两个组份的原料及原料的质量为:
甲组份:
聚醚多元醇100Kg,
改性可膨胀石墨15Kg,
聚磷酸铵3Kg,
三乙醇胺2Kg,
有机硅匀泡剂1Kg,
发泡剂水16Kg,
乙组份:
多异氰酸酯145Kg,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Kg。
制备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浦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浦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0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