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火灾热释放速率测量的钢结构防火保护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8896.5 | 申请日: | 2014-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2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1N25/2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火灾 释放 速率 测量 钢结构 防火 保护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火灾热释放速率测量的钢结构防火保护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计参数确定:根据需进行防火保护设计的钢结构构件所处建筑物的设计耐火等级,对所述钢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n进行确定;并结合所述钢结构构件在所处建筑物内的布设位置,对所述钢结构构件高出其下方火源位置的高度z进行确定;其中,n的单位为h,z的单位为m;
步骤二、热释放速率测量:采用ISO 9705标准房间热释放速率测试系统,在ISO 9705标准火灾试验房间内对木材堆垛进行热释放速率测量试验,试验过程中对me和X(O2)进行实时测试,并根据公式(3),计算得出试验过程中各时刻的热释放速率Q(t);式(3)中,me为测试得出的试验过程中各时刻所产生烟气的质量流量且其单位为kg/s,X0(O2)为测试得出的木材堆垛燃烧前空气中氧气的摩尔分数,X(O2)为测试得出的试验过程中各时刻空气中氧气的摩尔分数;
步骤三、烟羽流上升到钢结构构件防火保护层外表面的温度计算,过程如下:
步骤301、热释放速率修正:根据步骤二中热释放速率测量试验中的实际热量释放状况,对式(3)进行修正,并获得修正后的热释放速率Qc(t);其中,Q(t)为步骤二中计算得出的试验热释放速率,Qc(t)为实际热释放速率;
步骤302、火源位置处温度计算:结合步骤301中修正后的热释放速率Qc(t),并根据公式(5),计算得出燃烧后火源位置处各时刻的温度T0(t),式(5)中m为步骤二中所述木材堆垛的质量且其单位为kg,T(0)为木材堆垛燃烧前周围空气的绝对温度且其单位为K;
步骤303、钢结构构件防火保护层外表面温度计算:根据步骤一中所确定的钢结构构件高出其下方火源位置的高度z,并结合步骤301中修正后的热释放速率Qc(t)和步骤302中计算得出的燃烧后火源位置处各时刻的温度T0(t),计算得出各时刻火源位置处所产生烟羽流上升到钢结构表面的温度T′(t);其中,T′(t)为各时刻钢结构构件防火保护层的外表面温度,且T′(t)为各时刻火源位置处所产生的烟羽流在高度z处的中心线温度;
步骤四、试验截面-材料综合系数计算:根据公式(7),计算得出燃烧后各时刻的试验截面-材料综合系数αt;式(7)中c为常数且c=0.0076~0.0097,cs为步骤一中所述钢结构构件的比热容且其单位为J/kg·℃,ρs为所述钢结构构件的密度且其单位为kg/m3;Ts(t)和T(t)分别为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对所述钢结构构件进行耐火试验时所述钢结构构件的外表面温度和所述钢结构构件防火保护层的外表面温度,Ts(t)和T(t)的单位均为℃;
步骤五、实际截面-材料综合系数计算:结合步骤303中计算得出温度T′(t)和步骤四中计算得出的试验截面-材料综合系数αt,并根据公式(8),计算得出燃烧后各时刻的实际截面-材料综合系数α′t,其中
步骤六、钢结构防火保护层设计最小厚度确定:结合步骤一中所确定的钢结构的耐火极限n,并根据式(9)计算得出当t=n时的实际截面-材料综合系数α′n;之后,根据公式(10),计算得出钢结构防火保护层的设计最小厚度D′n;式(10)中,λ为步骤一中所述钢结构构件的防火保护层所采用防火保护材料的导热系数,F为所述钢结构构件单位长度上防火保护层的内表面面积且其单位为m2/m,V为钢结构构件单位长度的体积且其单位为m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88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