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抗冲性能的PP-R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28559.6 | 申请日: | 2014-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7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统一;何楚华;李卓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塑科技发展(贵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53/00;B29C47/92;F16L9/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冯振宁 |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抗冲 性能 pp 管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管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高抗冲性能的PP-R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P-R又叫三型聚丙烯或无规共聚聚丙烯,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经挤出成为管材,注塑成为管件。PP-R管材是欧洲90年代初开发应用的新型塑料管道产品。PP-R是80年代末,采用气相共聚工艺使5%左右PE在PP的分子链中随机地均匀聚合(无规共聚)而成为新一代管道材料。它强度高,具有较好的冲击性能和长期蠕变性能。同时管道具有优异的耐化学物品腐蚀性能,常温下不溶于任何已知溶剂,使用寿命可达50年之久。
但是,PP-R管材的低温韧性较差,但当温度降至-5℃时,管材的抗冲击性能很差。通过填加弹性体是改善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的方法之一,填加弹性体后,当受到冲击力作用时,弹性体自身的柔性分子链及链段的运动,吸收并耗散了冲击能,同时柔性分子链段间的缠结增加了体系的内耗,消耗的冲击能使体系冲击强度提高。
虽然通过填加弹性体能够改善管材低温下的抗冲击性能,但是,一般弹性体的加入由于和PP-R材料的特性差别较大且相容性不佳,往往会降低PP-R管材其他方面的性能,无法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一种高抗冲且综合性能均衡的PP-R管材。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具有高抗冲性能的PP-R管材,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
PP-R 100份; 乙烯-丙烯共聚物5~30份。
所述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丙烯含量大于等于60%。
按重量份计,原料中还包括以下组分,
抗老化剂 0.5~5份,
色母 1~5份。
所述的抗老化剂为受阻酚类稳定剂。
更进一步的提供一种上述的具有高抗冲性能的PP-R管材的制备方法,将PP-R、乙烯-丙烯共聚物、抗老化剂和色母加入至高速混合机混合,然后挤出机挤出,水冷、干燥、切粒机造粒,即得。
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00~220℃,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80~200r/min。
根据需求提供上述的具有高抗冲性能的PP-R管材在可低温抗冲击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管材通过填加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该共聚物含有较高含量的聚丙烯链,与PP-R具有相近的特性和优良的相容性。同时,该共聚物的聚乙烯链在受到冲击时能够有效吸收一部分冲击能量,从而提高管材的低温抗冲击性能。同时弹性体与PP-R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会影响管材的其他性能。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与现有PP-R管材比较,本发明的高抗冲PP-R管材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抗冲击性能和抗开裂性。新型乙烯-丙烯共聚物与PP-R具有良好相容性,提高了管材在低温时的抗冲击性能,同时不会影响管材的其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设备和方法为本技术领域常规市购的试剂、设备和常规使用的方法。
实施例1:
管材的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PP-R基体 100份
乙烯-丙烯共聚物 10份
受阻酚类抗氧剂 0.5份
色母 1份
所述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丙烯含量为65%。
将上述料分别混好后,通过挤出模具挤出成型,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00℃,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80r/min,再经冷却、定型、喷码、切割得到PP-R管材。
经测试,制得的PP-R管材-5℃下简支梁冲击试验管材破损率为0,管材其它性能符合GB/T 18742.2-2002的要求。
实施例2:
管材的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PP-R基体 100份
乙烯-丙烯共聚物 5份
受阻酚类抗氧剂 5份
色母 5份
所述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丙烯含量为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塑科技发展(贵阳)有限公司,未经联塑科技发展(贵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8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