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幕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8347.8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3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骆正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H04N21/436;H04N21/431;G09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幕 传输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相关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幕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用以实现多个Source设备向一个Sink设备传输数据。接收端设备实施的屏幕传输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发送端Source设备发送的屏幕显示请求,所述屏幕显示请求中携带有待显示屏幕的显示参数信息;向所述第一Source设备返回第一应答消息,所述第一应答消息中携带有可提供的第一显示窗口集合,所述第一显示窗口集合为根据当前可用显示资源和所述显示参数信息确定出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无线同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无线同屏是在移动终端上新兴的屏幕共享技术,其借助于无线网络将移动终端上的多媒体内容推送到远端设备上进行展示。WiFi Display(WFD,无线显示)WiFi联盟推出的技术方案,Miracast是WiFi联盟针对WFD技术实现产品的认证项目。Miracast设备提供简化发现和设置技术,使得用户可以迅速在设备间传输多媒体内容。该技术与认证项目由Wi-Fi联盟中的移动与消费性电子设备制造商及芯片厂商共同制定。Miracast用户可以通过大屏幕电视浏览智能手机拍下的照片,通过会议室投影仪实时共享笔记本电脑屏幕,或者在平板电脑上收看家庭电视机顶盒的直播节目。
WFD的底层技术是WiFi Direct(无线发现),Miracast通过Wi-Fi CERTIFIED Wi-Fi Direct形成连接,因此无需接入任何Wi-Fi网络——Miracast认证设备内部具备连接功能,从而无线同屏设备的互相发现和设备连接遵循WiFi P2P(点对点)协议。
WFD协议架构中包含两种类型的设备:发送端(Source)设备和接收端(Sink)设备,Source设备用于获取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经过编码后发送到Sink设备进行显示,常见的Source设备有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Sink设备用于接收Source设备发送的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并进行解码后播放,常见的Sink设备有机顶盒、电视和音箱等等。
WFD标准的一次一对一连接会话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Device Discovery(设备发现)阶段:Source/Sink设备发起设备发现动作,发现当前环境下具有WiFi Display功能的设备。(2)Service discovery(服务发现)阶段:发现设备WiFi Display相关的能力。(3)Device Select(设备选择)阶段:,用户选择一个发现的设备,发起连接。(4)ConnectionSetup(连接建立)阶段:沿用WiFi Direct连接机制建立MAC层连接。(5)CapabilityNegotiation(能力协商)阶段:Source/Sink设备通过RTSP消息协商、设置能力参数,包括音视频的编码格式、显示分辨率、音视频数据传输的端口号等。(6)Session Setup(会话建立)阶段:维护会话连接以及进行会话过程中的参数调整。(7)Data Transfer(数据传输)阶段:Source设备向Sink设备传输编码后的音视频数据。(8)Tear Down(会话结束)阶段,Source设备或者Sink设备发起会话结束操作。
但是,目前的Miracast技术仅支持一对一的数据传输,即一个Source设备向一个Sink设备传输数据,其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际应用中,例如视频电话、无线监控等应用场景中需要多对一的数据传输,即多个Source设备向一个Sink设备传输数据,现有技术却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用以实现多个Source设备向一个Sink设备传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端设备实施的屏幕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发送端Source设备发送的屏幕显示请求,所述屏幕显示请求中携带有待显示屏幕的显示参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83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远程同步方法、终端及系统
- 下一篇:具有可拆卸式喇叭模块的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