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瓶车车篓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5695.X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薛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荣鑫车辆配件厂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瓶 车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瓶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瓶车车篓。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瓶车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目前踏脚式的电瓶车存在下列问题:一般前踏脚式的电瓶车放置物品的主要依靠设置在龙头上的方形车篓,由于只存在一个放置物品的车篓,且车篓大小有限,导致放置快递等物品时,常常空间不够,对使用者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放置较多物品的电瓶车车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瓶车车篓,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车筐,以及第一车筐外套设的第二车筐;所述第二车筐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第二车筐两相对侧上分别设有两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车筐两相对侧的两开槽,以及第二车筐相对侧上设置可插入开槽内的两凸块,该凸块两侧均设有弹性凸缘;所述开槽上均布有与弹性凸缘配合使用的若干组支撑装置,每组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开槽两侧的“U”形支架。
所述弹性凸缘与“U”形支架的接触面上均设有摩擦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二车筐通过升降装置可沿第一车筐上下滑动;当第一车筐空间较小不够使用时,通过挤压弹性凸缘将其从“U”形支架中脱出,向下拉动第二车筐,至下一组支撑装置位置处,放开弹性凸缘,使其插入下一组支撑装置的“U”形支架内,从而使第二车筐向下移动了一定的距离,由于第二车筐底面为封口,第一车筐底面不封口,从而使调节的距离成为了增加的储物空间。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其中: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第一车筐,2为第二车筐,3为开槽,4为凸块,5为弹性凸缘,6为“U”形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电瓶车车篓,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车筐1,以及第一车筐外套设的第二车筐2;所述第二车筐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第二车筐两相对侧上分别设有两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车筐两相对侧的两开槽3,以及第二车筐相对侧上设置可插入开槽内的两凸块4,该凸块两侧均设有弹性凸缘5;所述开槽上均布有与弹性凸缘配合使用的若干组支撑装置,每组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开槽两侧的“U”形支架6。
由于第二车筐通过升降装置可沿第一车筐上下滑动;当第一车筐空间较小不够使用时,通过挤压弹性凸缘将其从“U”形支架中脱出,向下拉动第二车筐,至下一组支撑装置位置处,放开弹性凸缘,使其插入下一组支撑装置的“U”形支架内,从而使第二车筐向下移动了一定的距离,由于第二车筐底面为封口,第一车筐底面不封口,从而使调节的距离成为了增加的储物空间。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弹性凸缘与“U”形支架的接触面上均设有摩擦层。通过设置摩擦层,避免弹性凸缘相对于“U”形支架滑动,导致支撑效果不佳。优选的,所述摩擦层可以采用橡胶片,该橡胶片表面均布有呈四棱锥形的凸缘,摩擦力大,且增大摩擦力的效果好。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荣鑫车辆配件厂,未经常州市荣鑫车辆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5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动四旋翼无人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车载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