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损捕获高速运动金属物体的电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24956.6 | 申请日: | 2014-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厚生;李献;刘建华;王晖;陈顺中;崔春艳;程军胜;戴银明;王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K1/00 | 分类号: | H02K1/00;H01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捕获 高速 运动 金属 物体 电磁 装置 | ||
1.一种无损捕获高速运动物体的电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装置的主体结构为两个水平放置、正对布置的碟形结构;所述的蝶形结构为由永磁材料块排列成的同心圆环组成,或者由电磁磁体排列成的多组同心圆环组成;两个碟形结构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多组同心环状分布的,磁场极性NS相间、磁场幅值相同或相近的磁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捕获高速运动物体的电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碟形结构之间的间隙中形成的磁场的平均幅值由中心向外沿半径方向梯度增加;形成这种磁场分布方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外侧同心圆环的永磁材料块的尺寸厚度由中心向外沿半径方向逐步加大,二是在永磁材料块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由内到外逐步减小两个碟形结构的间距;若是由电磁体组成的碟形结构,通过改变不同位置磁体的励磁电流来实现所述的磁场分布方式。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损捕获高速运动物体的电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心圆环的半径
其中:
R介于上、下两个蝶形结构的同心圆环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捕获高速运动物体的电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碟形结构向内的表面涂覆有弹性塑料保护层。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捕获高速运动物体的电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碟形结构之间的间隙大于金属物体飞行路径的包络截面。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捕获高速运动物体的电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蝶形结构的背面贴有背铁:上碟形结构(1)的背面紧贴有上碟形结构背铁(5),下碟形结构(2)的背面紧贴有下碟形结构背铁(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49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机的永磁转子
- 下一篇:用于山区的高压取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