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氢转化为硫磺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3826.0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2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方向晨;张志智;李平;陈永修;段学志;苏辉;周兴贵;孙潇磊;杨超;陈楠;鲁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17/04 | 分类号: | C0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氢 转化 硫磺 工艺 | ||
1.一种H2S转化为硫磺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含H2S与CO2的混合气为原料气,其中H2S与CO2的摩尔比为0.01-100,以纳米碳纤维与镍酸镧混合物为催化剂,其中纳米碳纤维与镍酸镧的重量比为200:1-1:200,在温度为80-800℃,气体空速为1000-50000 mL /(gcat·h),气体压力为0.05-5 MPa的条件下生成硫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H2S与CO2的摩尔比为0.1-10,纳米碳纤维与镍酸镧的重量比为50:1-1:50,在温度为 120-700℃,气体空速为 5000-40000 mL /(gcat·h),气体压力为 0.1-4 MPa的条件下生成硫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H2S与CO2的摩尔比为1-5,纳米碳纤维与镍酸镧的重量比为5:1-1:5,在温度为 200-600℃,气体空速为 10000-30000 mL /(gcat·h),气体压力为 0.5-3 MPa的条件下生成硫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碳纤维直径为10~500 nm,长度为0.5um~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纳米碳纤维采用市售商品或者采用现有技术进行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酸镧采用柠檬酸法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镍酸镧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硝酸镧、硝酸镍和柠檬酸分别溶解于蒸馏水制得相应的溶液,将上述配制的硝酸镍和硝酸镧溶液混合,滴加柠檬酸溶液得到胶体,经干燥、焙烧后制得镍酸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硝酸镧、硝酸镍和柠檬酸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5-2mol/L、0.5-2mol/L和1-3mol/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硝酸镍溶液和硝酸镧溶液等体积混合,于60-100 ℃下恒温搅拌0.1 -1h,在硝酸镍和硝酸镧混合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柠檬酸溶液,胶体于80-120℃下恒温搅拌2-8h,再于100-140℃下恒温干燥8-15h,然后置于马弗炉中,于600-900℃下恒温焙烧2-8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镍酸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镍酸镧与纳米碳纤维机械混合均匀后制得H2S转化为硫磺的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38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将输送完硅粉的氮气进行回收的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