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3711.1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4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昆;李宜锦;张鸿光;高毓谦;朱瑞清;宋立伟;黄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开关。其中,该第一开关包含:一栅极;一有源层,设置于该栅极上,其中该栅极至少一边缘与该有源层边缘距离为1.2至3μm;一源极,连接该有源层;以及,一漏极,连接该有源层,该漏极包含一连接部、一倾斜部与一延伸部,其中该倾斜部位于该连接部与该延伸部之间,且至少部分该倾斜部与该栅极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中,例如其已广泛应用于电视、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智能型手机等现代化资讯设备,且此显示装置不断朝着高分辨率与轻、薄与窄边框的方向发展。
为了追求高分辨率与解决现有液晶显示器的视角过小的缺点,业界提出一种共平面切换(In-Plane-Switching、IPS)型影像显示装置,其利用对液晶分子施加与基板平行方向的电场的方式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进而达到较广的视角示影像。然而,目前高分辨率的共平面切换型影像显示装置,仍存在着较低穿透率、较低对比度、颜色偏移、以及画面闪烁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开关。其中,该第一开关包含:一栅极;一有源层,设置于该栅极上,其中该栅极至少一边缘与该有源层边缘距离为1.2至3μm;一源极,连接该有源层;以及,一漏极,连接该有源层,该漏极包含一连接部、一倾斜部与一延伸部,其中该倾斜部位于该连接部与该延伸部之间,且至少部分该倾斜部与该栅极重叠。
为让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开关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述的像素及其相邻栅极线与数据线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像素其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所述在开关部分的像素放大示意图;
图7A为图6所述结构沿切线F-F’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6所述结构沿切线G-G’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所述在开关部分的像素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8所述结构沿切线H-H’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述的显示装置自X方向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A-图12D为图10所述的显示装置沿切线E-E’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沿切线E-E’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显示装置母板的上视示意图,该显示装置母板经进行切割制作工艺后可得本发明图10所述的显示装置;
图15A至图15F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母板的第二稳定区160B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测试线路的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18及图19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测试线路的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20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上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3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烟气干燥煤泥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