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网络化冷藏车厢多环境参数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3608.7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3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彭一准;刘乔俊;肖蕊;王晓宇;姜蕾;田炜;吴永弘;王以忠;张锐;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网络化 冷藏 车厢 环境参数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新型网络化冷藏车厢多环境参数检测装置,包括主处理模块、云端通讯模块、传感单元通讯模块、GPS定位模块、RFID读写模块、条码扫描模块、存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处理模块是检测装置的控制核心,用于向传感单元发送数据采集与上传指令、控制与云端的数据通讯、GPS定位、控制RFID读写模块和条码扫描模块的有序工作;所述云端通讯模块,通过GPRS网络与云端服务器通信,接收云端服务器发来的控制指令并及时上传车厢内各个环境参数数据、GPS定位信息以及RFID、条码标签所载信息;所述传感单元通讯模块,包含RS485模块和ZigBee模块实现与传感网络进行有线或无线数据通信;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定位冷藏车具体行车位置;所述RFID读写模块和条码扫描模块,用于冷藏车内货品RFID标签和条码标签信息的读取录入,方便记录冷藏车内货品信息;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从RFID标签和条码标签读取的货物信息、GPS定位信息和从传感单元采集的车厢内部环境参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网络化冷藏车厢多环境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网络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及风速风量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网络化冷藏车厢多环境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与传感网络的连接包括RS485有线网络,选用MODBUS通信协议;Zigbee无线网络,选用基于IEEE 802.15.4的Zigbee协议;所述检测装置与云端服务器的通信,采用的是GPRS通信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网络化冷藏车厢多环境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处理模块采用ST公司的STM32芯片;所述云端通讯模块采用华为公司的SIM5216E WCDMA 3G模块;所述传感单元通讯模块包含RS485模块和ZigBee模块,其中RS485模块采用Maxim公司的MAX485芯片,ZigBee模块采用TI公司的CC2530芯片;所述GPS定位模块选用ATMEL公司的超高灵敏度SL GPS作为GPS模块,主控芯片为SDT11;所述RFID读写模块采用NXP公司的MF RC522芯片;所述条码扫描模块采用Honeywell公司的5180SF扫描模组;所述存储模块采用Ramtron公司的FM24c64芯片。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网络化冷藏车厢多环境参数检测装置检测的方法,冷藏货品的运输全程可分为装载、运输、卸载三个主要环节,其特征在于:步骤是:
⑴装载:
步骤①:装载货品;
步骤②:利用RFID读写模块对货品自带的RFID标签进行信息读取;
步骤③:利用条码扫描模块对货品外包装上的条形码进行信息读取;
步骤④:快速获取装载货品的名称、数量、适宜存储条件等产品信息,生成货品信息表单;
步骤⑤:根据货品适宜存储条件参数及时调控车厢内部环境,保证货品在装载环节就处于适宜存储环境下;
⑵运输:
步骤⑥:运输过程中,车厢内要保持货品适宜存储的环境;
步骤⑦:检测装置通过传感单元通讯模块定时地向传感单元发送检测环境参数的指令,及时获得车厢内部环境参数,通过云端通讯模块向服务器发送监测数据;
步骤⑧:若车厢内部环境发生变化,监控人员可及时从服务器上得到异常信息并发送调整指令,使车厢内部稳定在适宜环境下;
步骤⑨:检测装置的GPS定位模块可随时通过卫星定位系统确定冷藏车所处的位置,同时通过云端通讯模块向服务器发送位置信息,监控人员可从服务器了解到冷藏车到达的位置与运输过程的行车路线;
⑶卸载:
步骤⑩:在冷藏货品的运输全程中,检测装置将货品信息、车厢环境参数、车厢位置等状态信息存于存储模块中,或者根据云端服务器指令随时上传相应的数据信息,保证数据信息传递通畅;
步骤到达目的地后,收货人员可通过云端服务器收到相应冷藏车所运输的货品信息表单、运输过程中车厢环境变化的信息表单,确认冷藏货品在运输过程中得到妥善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36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伏地平板光伏系统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