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均衡模块成组自动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2950.5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7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定全;黎夏;奚淡基;任远程;周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协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衡模块 自动测试 测试台 主控板 组板 直流可编程电源 电池均衡模块 自动检测系统 测试 测试控制 传统人工 电学连接 控制连线 导通 关断 连线 出厂 测量 检测 | ||
一种电池均衡模块成组自动检测系统,包括:PC机、自动测试主控板、至少一台直流可编程电源和放置均衡模块成组板的测试台,所述测试台中连接有多个均衡模块,所述自动测试主控板分别与PC机、至少一台直流可编程电源、放置均衡模块成组板的测试台电学连接,且所述自动测试主控板控制用于连接测试台的各条控制连线的导通和关断,通过测试控制连线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分别判断每一个均衡模块是否通过测试,从而检测成组板上的各个均衡模块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能是否合格。利用本系统对于电压和电流等数据的测量精度和效率方面相比传统人工测试提高了数倍,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出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均衡模块成组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视,发展清洁能源电动汽车成为社会潮流,当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整车电源的锂电池组的寿命,而单体锂电池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使用串联的方式进行包装,充放电的过程都是整包进行的,这就导致如果不对单体之间的这种差异进行处理,整包电池的寿命将大大缩短。电池均衡技术正是为了改善这一问题而产生。电池均衡模块是这一技术的基本单元,整包电池组需要一定数量的电池均衡模块组成一个完整的整车电源系统进行均衡充放电,现阶段的均衡模块主要具备的功能是增加电池组整体充电容量,改善单体电池充放电平衡,提高电池组寿命。
由于动力电池主动均衡技术刚起步,相应的检测设备比较匮乏,特别是均衡模块成组相关检测技术和具体测试内容,测试规范等没有一个标准,传统的模块测试方法主要通过人工手动测试,并且每个模块都会涉及一些运算,难免会出现纰漏,测试不规范,测试项目也不完备,很有可能测试的产品中混有不合格产品,若这样的产品应用在电池上,很有可能会造成一些未知的后果,严重的会导致单体电池被拉偏,从而影响整箱电池的寿命。同时,传统人工测试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难以统计模块最终的测试结果,对于产品的升级和发展亦有所不利。因此,必须完善均衡模块成组后的自动检测系统,从而让均衡模块成组在电池箱内发挥更好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均衡模块成组自动检测系统,对于电压和电流等数据的测量精度和效率方面相比传统人工测试提高了数倍,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出厂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均衡模块成组自动检测系统,包括:PC机、自动测试主控板、至少一台直流可编程电源和放置均衡模块成组板的测试台,所述测试台中连接有多个均衡模块,所述自动测试主控板分别与PC机、至少一台直流可编程电源、放置均衡模块成组板的测试台电学连接,且所述自动测试主控板控制用于连接测试台的各条控制连线的导通和关断,通过测试控制连线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分别判断每一个均衡模块是否通过测试,从而检测成组板上的各个均衡模块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能是否合格。
可选的,所述自动测试主控板包括MCU、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和参数测试切换模块,所述MCU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参数测试切换模块相连接,且所述MCU与PC机和直流可编程电源相连,通过PC机控制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参数测试切换模块进行测试。
可选的,包括第一直流可编程电源和第二直流可编程电源。
可选的,第一直流可编程电源和第二直流可编程电源串联,且第二直流可编程电源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直流可编程电源的两端都连接有一个电流检测模块和一个电流采样电阻,且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和电流采样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电流采样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多个隔离开关分别与均衡模块成组板中不同的电池端口相连接,MCU通过参数测试切换模块控制电流检测模块对应的隔离开关的状态,利用第一直流可编程电源和第二直流可编程电源在均衡模块成组板中形成模拟电池供电,利用所述模拟电池获取均衡模块相应的电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协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协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2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