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生竹苗缓释肥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2072.7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6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G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张锋 |
地址: | 5323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生 竹苗缓释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肥料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生竹苗缓释肥。
背景技术
中国竹类资源十分丰富,有适合于热带生长的合轴型丛生竹种,还有适合于亚热带生长的单轴型散生竹种和适合在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生长的耐寒性强的复轴型混生竹种。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竹类植物共有50属以上,500种以上。全国竹林面积520多万公顷,其竹种资源、竹林面积、竹笋和竹材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竹林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竹子又是一个特殊树种,它的生长、经营有别于一般林木。竹子属于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其繁殖或造林主要以无性繁殖方式进行,尤其对散混生竹种来说有“独木成林”之说,更重要的是竹子个体寿命也相对较短,其生长快,经营周期短。竹子个体的形成从长出地面开始只需十几天至五、六十天,并且竹林种群的增长只在一年中短暂的季节形成大量的个体,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另外,在人工林中,人们经营竹林不仅以竹材为经济产品,而且竹笋也是重要的产品,其经济价值通常远远地超过竹材,这就意味着每年竹林的生长会从竹林中带走大量的养分。所以,竹林的丰产经营,无论从竹子本身的特性和养分平衡角度考虑,都比一般丰产林更迫切要求施肥、补充竹林的养分,以达到持续丰产经营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竹子需求量的逐年增加,以及竹材加工技术的进步,由此对竹林的经营管理强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我国的主要竹产区,因长期的粗放式经营,以酸化和黄化为主要特征的地力退化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难题。施肥即是保证竹林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市场上肥料多是针对农作物的需求来设计,其配方多是以氮、磷、钾为主的速效肥,这些肥料的施用,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提高竹产量,但长期施肥会加剧地力的退化进程。这种现象在我国竹林经营强度较高的江浙等地极为普遍。竹子专用肥必须满足四个基本要求:(1)提供竹子目标产量所需的养分需求,主要包括提供大量元素N、P、K ;(2)长期施用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状况,达到恢复地力的中长远目标;(3)肥料的缓效性。由于林地多分布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加之竹林地面积大、坡度陡,这增加了施肥的人工成本,因此要求肥效具有长效性,肥料也具有缓释性的特点;(4)低成本。由于竹产区,竹材原材料价格仍较低,降低成本仍是竹林生产中的一项主要指标。
近年来也有人发表了竹子专用肥的公开文献报道,例如:
1、中国专利,名称:竹子生态专用肥,申请号:201010236125.6,申请日:2010.07.26,申请人:蒋俊明,地址: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下沙河铺44 号,发明人:蒋俊明,费世民,范少辉,周金星,唐森强,摘要:该发明涉及一种生态专用肥,该肥料是以尿素、磷铵、钾肥、粘土矿物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产品的N、P、K 的总养分大于25wt%,SiO2的含量为30-40wt%,CaO 的含量为2-5wt%,MgO 的含量为1-3wt%,硼、锌、铜、钼、锰的含量为300-400g/ 吨。该肥料养分全,配比合理,针对性强,肥效显著。并且其辅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易成型、并具缓释特点,该肥料不仅能满足竹子的正常需求,还能增强笋、竹抗灾、抗病能力,且长期施用,可促进退化土壤的地力恢复,维持竹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但公开文献未见新生竹苗缓释肥的报道,新生竹苗指的是从营养杯中移出的竹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不易板结,促进竹苗生根发芽,竹苗耐干旱,利于竹苗生长的新生竹苗缓释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新生竹苗缓释肥,它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
糖蜜酒精废液 10-15份;
聚乙烯醇 3-5份;
鸡粪 10-15份;
草木灰 8-10份;
糖厂滤泥 20-30份;
菜籽饼 3-5份;
桑枝碎末 3-5份;
钙镁磷肥 3-5份;
中量元素 2-3份;
微生物菌种 1-2份;
所述的糖蜜酒精废液含水量为30-60%。
所用的中量元素原料的重量比为:硫酸铵: 硫酸亚铁: 硫酸锌: 硫酸铜 为 2:1:0.5:0.2。
所述的微生物菌种为酵母菌、巨大芽孢杆菌、根瘤菌、固氮菌和磷细菌的复合菌,其重量比:酵母菌:巨大芽孢杆菌: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为5∶1∶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未经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2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霉菌包衣复合肥颗粒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蔬菜专用生物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