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动轴承的刮削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21404.X | 申请日: | 2014-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远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B23D7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56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轴承 刮削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滑动轴承的刮削工艺。
背景技术
刮削轴瓦应以轴为基础,两者对研后利用内孔刮刀进行刮削,刮削良好的轴瓦,不但能使轴瓦受压均匀,而且还为轴瓦的液体润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轴瓦的刮削一般可以分为粗刮、细刮和精刮,在细刮阶段宜采用小前角刮刀,在精刮阶段最好使用负前角刮刀刮削;在刮削轴瓦时,不仅要使接触点、接触角符合技术要求,而且还要使顶、侧间隙达到允许的数值,通常的刮削方法是:先刮接触点,同时照顾接触角,最后在刮侧间隙;现有的开式滑动轴承,其轴承内衬大多是由巴氏合金制成,这种轴承的刮削工艺要求较高,技术性较强,一旦刮削不良或间隙调整不当,就会导致研瓦事故的发生,而现有刮削轴瓦工艺,现有的刮削工艺复杂,不够优化合理,生产的产品的合格率低,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轴承的刮削工艺,提高生产质量,增加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滑动轴承的刮削工艺,刮瓦的流程工艺为:先粗、细刮下瓦,在粗、细刮上瓦,尔后精刮整瓦,最后刮侧间隙及存油点,其特征在于,其工艺包括以下要求:
(1)下瓦的粗、细刮削:首先把两下瓦安装在机体的瓦座中,并使下瓦在横向上保持基本水平,然后将齿轮轴放在两下瓦中,并沿着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2-3圈,然后测量齿轮轴的水平度,最后将齿轮轴吊走,这时,应根据轴颈与两瓦的接触情况以及两瓦的相对标高,开始对两瓦同时进行粗刮;粗刮时,应首先考虑齿轮轴的水平度,粗刮的头3-5遍,刮刀的运动距离为30-40mm;在粗刮过程中,应将基础弧面全部刮去,没有接触到的则不允许刮削;当两瓦的接触湖面达到50%左右,水平度在0.25mm/1000mm之内为止,至此,就完成了下瓦的粗、细刮削工作;
(2)上瓦的粗、细刮削:上瓦的粗、细刮削的方法及其要求与下瓦的粗、细刮削方法及其要求基本相同,两者所不同的是应把上瓦放在齿轮轴上进行对研;
(3)上、下轴瓦的精刮削:上、下瓦经过了粗、细刮削后,已经在接触角内有了接触斑点,尚需要进一步进行精刮,这时应测量轴瓦的顶隙的方法,计算出轴瓦结合面的加垫厚度,拧紧螺栓,使齿轮轴按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1-2圈后,拆掉上瓦,最后进行精刮工作,直至接触面上的接触点在每25mm×25mm面积内不少于4-5个点为止;
(4)刮侧间隙:待精刮完成后,应把120°接触角以外的部分刮掉,但两端应留出一部分,以避免油从轴瓦的两侧流出,刮削侧间隙时,在瓦的接触部分和不接触部分之间不允许有明显的界限,应使其圆滑过渡;
(5)刮存油点:当上述工作完成后,在轴瓦的接触弧面上刮存油点,存油点刮成圆形或扁状,其深度为0.3-0.5mm,面积为15-30平方毫米,其面积不应超过接触弧面的1/5,刮削存油点时,应使它与瓦面圆滑过渡。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轴承的刮削工艺,其下瓦的粗、细刮削工作,不急于精刮,在精刮上瓦时,下瓦的接触斑点会增大,这样就需要在精刮上瓦的同时修刮下瓦的大块斑点;精刮完成后,应把120°接触角以外的部分刮掉,但两端应留出一部分,以避免油从轴瓦的两侧流出,从而保证轴瓦的液体润滑;精刮完成后,把120°接触角以外的部分刮掉,但两端应留出一部分,以避免油从轴瓦的两侧流出,从而保证轴瓦的液体润滑;这种方法简便、又容易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滑动轴承的刮削工艺,刮瓦的流程工艺为:先粗、细刮下瓦,在粗、细刮上瓦,尔后精刮整瓦,最后刮侧间隙及存油点,其工艺包括以下要求:
(1)下瓦的粗、细刮削:首先把两下瓦安装在机体的瓦座中,并使下瓦在横向上保持基本水平,然后将齿轮轴放在两下瓦中,并沿着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2-3圈,然后测量齿轮轴的水平度,最后将齿轮轴吊走,这时,应根据轴颈与两瓦的接触情况以及两瓦的相对标高,开始对两瓦同时进行粗刮;粗刮时,应首先考虑齿轮轴的水平度,粗刮的头3-5遍,刮刀的运动距离为30-40mm;在粗刮过程中,应将基础弧面全部刮去,没有接触到的则不允许刮削;当两瓦的接触湖面达到50%左右,水平度在0.25mm/1000mm之内为止,至此,就完成了下瓦的粗、细刮削工作;
(2)上瓦的粗、细刮削:上瓦的粗、细刮削的方法及其要求与下瓦的粗、细刮削方法及其要求基本相同,两者所不同的是应把上瓦放在齿轮轴上进行对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远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远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14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百变战神棋
- 下一篇:自动感测的主动磁轴承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