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卡口结构的脉动流测试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20634.4 | 申请日: | 2014-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9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樊瑜波;杨贤达;冯文韬;刘洋;王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新型 卡口 结构 脉动 测试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人工介入式心脏瓣膜脉动流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卡口结构的脉动流测试模块。该卡口结构可以有效固定人工介入式心脏瓣膜,保证脉动流测试的顺利进行。
背景技术
根据ISO5840及其相关文件规定,人工介入式心脏瓣膜脉动流测试是检测其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准以及产品上市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相关检验检定机构采用的为ViVitro Labs Pulse Duplicator System脉动流测试系统,其主要针对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进行脉动流测试,评价瓣膜跨瓣压差,返流率以及有效开口面积等性能数据。
由于其设计的针对性不同,瓣膜卡口模块仅能固定机械瓣膜以及生物瓣膜结构,对于新型的人工介入式瓣膜的固定,效果很不理想。现有的卡口结构采用软质硅胶材料带有凹槽齿轮状圆环,通过包裹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的底端圆环并将其嵌在卡口模块中,实现对瓣膜的固定,对于新型人工介入式心脏瓣膜的支架结构很不匹配,现有的解决办法仅为将直接结构粘合在软质硅胶材料圆环内侧,而后将其嵌在卡口模块中进行测试。由于现有固定方式较为简陋,介入式人工心脏瓣膜测试过程中的瓣周泄露情况不易控制,影响测试结果。
本发明重新设计了卡口模块的固定结构,改进了硅胶卡口与介入式心脏瓣膜支架的接触方式,从而改进固定方式,使二者相对之间的固定更为牢固,并改进瓣后流出道结构,改善瓣后流出道流体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卡口模块对介入式瓣膜的固定方式的不合理性,设计出一种新的固定方式的卡口模块,同时改进瓣后流出道结构,改善人工介入式心脏瓣膜体外脉动流测试的测试条件。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卡口模块分为六个部分,各司其职,有效配合,其中关键的介入式心脏瓣膜支架的固定环节是靠两个底座,套筒和硅胶卡口来共同实现的。具体结构包括:底座一1,底座二2,壳体3,顶盖4,卡口5,套筒6;此外,还有卡口与套筒配合结构7和底座一二与卡口套筒配合结构8。其中,底座一1,底座二2,顶盖4,套筒6均用硬质不透明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以保证这几个部分的强度和硬度,满足设备的使用需要;壳体3采用透明材质的有机玻璃制成,在保证整体硬度的基础上来实现观察的方便性;卡口5采用硬质的硅胶材料制成,以保证对人工心脏瓣膜支架的固定和夹持作用。各个部分之间采用螺栓以及卡槽相互固定,便于拆卸和进一步的改装。底座一1由密封圈槽11、压力测量传感器接口12、固定螺栓口13和流量传感器接口14等主要部分构成。底座二2由壳体底部卡槽21、密封圈卡槽22、固定螺栓口23、固定螺丝口24、固定螺栓口25和螺纹26等主要部分组成。壳体3主要包括两端接口凸出31以及壳体主体。顶盖4包括壳体腔气容调节通道41、固定螺栓口42、中心圆筒气容调节缺口43、中心圆筒44和流出口45。卡口5包括卡口中心接口51、卡口顶部密封层52和中心弧形进入道53。套筒6包括密封螺纹61。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卡口5中的卡口中心接口51将人工介入式心脏瓣膜的支架固定,硬质的硅胶材料可以较好地实现夹持作用,将瓣膜中的瓣叶开口平面调整至最佳位置,卡口底部开口逐渐缩小,保证流体流入的稳定性。然后,将带有瓣膜的卡口5放至套筒6中,由于卡口5主体外侧采用齿轮状硅胶设计,能够很好地与套筒6内表面相贴合,保证了卡口5在套筒6中的固定。然后,将卡口与套筒配合结构7利用螺纹配合结构与底座二2相配合,即将结构7扭入底座二2的底端圆口中,旋转至缺口顶端时,卡口顶部密封层52会与缺口顶端的卡口相贴合,随着继续紧向旋转,配合会更加紧密,实现底座二2,卡口5和套筒6之间的密封作用。接下来,将底座一1接入上述结构中,四周采用螺栓相互固定,实现整体的配合以及密封,同时利用四周固定接口与脉动测试台固定。
整体组装完成之后,各个部位相互紧密配合,密封性有保证,不会产生泄漏现象。中心圆筒气容调节缺口43位置是经过计算确定的,在保证瓣后流出道设计的合理性的同时也满足了气容调节的需要,以满足测试过程中对不同环境模拟时的调节。整体结构的接口预留都与整套脉动台匹配的十分兼容。壳体的方形透明设计均为良好的观察作出重要贡献。卡口采用统一模具制作为高度一致的结构,可根据不同尺寸的瓣膜进一步加工不同尺寸的卡口开口以实现多种尺寸瓣膜的测试,实现个性化多元化。卡口结构的旋钮可替代式结构极大地方便了测试时的瓣膜替换过程,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0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