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野核桃壳工艺品进行漂白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19811.7 | 申请日: | 2014-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李朕;吴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炳辉 |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核桃壳 工艺品 进行 漂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漂白方法,具体是对野核桃壳制作工艺品进行漂白的方法,属于工艺品领域。
背景技术
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Dode),又名山核桃,属于胡桃科核桃属,种子含油可达34%,可食用,还可制作肥皂、润滑油等,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由于人们尊崇核桃乃吉祥之物,是合家平安幸福的象征,因此近年来以野核桃壳为原材料制作的工艺品越来越多,样式也越来越多精美,常见的有野核桃手串、野核桃挂件与野核桃摆件等,以野核桃壳制作的系列工艺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价值不菲。野核桃壳一般为深黄色,有的为深棕色,常常为男性群体所喜爱,而女性群体则更喜爱白色或彩色的野核桃工艺品。因为野核桃壳颜色较深又很难着色,所以白色或彩色的野核桃工艺品市场上几乎没有。目前野核桃工艺品的加工主要是针对其外形,除制作野核桃手串、野核桃挂件等把玩外,就是对其进行拼接制作成为较大型的野核桃摆件等,但这些制品的共同缺陷是忽略了对其色彩进行加工,所以极大的限制了野核桃工艺品潜在的经济价值,而野核桃工艺品的经济价值仍有很大的开发空间。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缺乏对野核桃壳进行漂白的技术,因为对野核桃壳进行漂白是进行着色加工的前提与基础。而目前还未见有关对野核桃工艺品进行漂白及着色加工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填补对野核桃工艺品缺乏漂白与着色的技术,而公开一种对野核桃壳工艺品进行漂白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法:
将清洗干净的野核桃浸入0.4~0.8%NaClO溶液中,温度25~60℃浸泡1~3小时;然后用清水将浸泡后的野核桃冲洗至无试剂残留;再将冲洗后的野核桃完全浸入10~30%H2O2溶液中,温度25~60℃侵泡6~24小时;再次用清水将浸泡后的野核桃冲洗至无试剂残留;将冲洗后的野核桃晾干,放置2~3天至散去试剂的味道。
本发明利用NaClO与H2O2进行浸泡,完全脱掉了野核桃壳的深黄色或深褐色成为白色,进而加工成各种色彩鲜艳的野核桃工艺品,不但提高了野核桃工艺品的艺术品级,而且增加了经济价值,市场开发潜力极大。
附图说明
附图为利用本发明对野核桃壳进行漂白处理前后的对照图片。
图中A为未漂白的野核桃,B为使用0.8%NaClO溶液25℃浸泡2小时后的野核桃,C为继续使用30%H2O2溶液25℃浸泡6小时后的野核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a.对野核桃进行清洗,挑选外壳完好的野核桃作为原料;
b.将外壳完好的野核桃浸入0.8%NaClO溶液中,温度25℃浸泡2小时;
c.然后用清水将浸泡后的野核桃冲洗至无试剂残留,其外壳颜色为浅白色;
d.再将冲洗后的野核桃完全浸入30%H2O2中,温度25℃浸泡6小时,其外壳颜色基本脱色成为白色;
e.再次用清水将浸泡后的野核桃冲洗至无试剂残留;
f.将冲洗后的野核桃晾干,放置2-3天至散去试剂的味道,得到白色的野核桃;
g.最后对野核桃进行钻孔,制作成手链或者挂件等野核桃工艺品,并根据需要进行着色,制成各种精美的彩色野核桃工艺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9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沙模具制作玻璃工艺品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易多角度画线的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