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铜基复合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19579.7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4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姚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49/02 | 分类号: | C22C49/02;C22C49/14;C22C47/14;C22C101/10;C22C101/18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17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基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铜基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铜和铜合金是传统的高导电、导热材料,在电器、电子等工业部门有着许多重要的用途,由于强度和耐热性不足,铜及铜合金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铜合金强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牺牲导电率为代价。铜基复合材料不仅强度高、导电性与导热性与纯铜或铜合金相近,而目还有良好的抗电弧侵蚀和抗磨损能力及较高的强度,是一类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对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希望在具有高耐磨性和高模量的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足够的塑韧性,有时候还希望在提高力学性能的同时改善其摩擦磨损性能。这就要求在材料体系的成分设计、制备工艺路线与参数控制等方面加以系统考虑和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铜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采用特定的配方和工艺,制备得到的铜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而且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以依次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份的短纤维,15份的增强体颗粒,100份的铜粉;将所述原料进行球磨,混合时间为3小时,得到球磨后的混合粉末;
其中,所述铜粉的粉末粒度为200目;所述短纤维为碳纳米管和SiC晶须按照质量比例1:2混合的混合物;所述增强体颗粒为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化硅按照质量比例2:1:1:1混合的混合物;
步骤二、将所述步骤一制备的混合粉末在500Mpa的压力下压制;得到坯料;
步骤三、将所述步骤二制备的坯料进行二期烧结,所述二期烧结包括前期烧结和后期烧结:前期烧结为真空烧结,先对炉内抽真空,保证炉体内的真空度在0.1Pa以下,然后对炉内进行加热,在温度为800℃下保温3小时;后期烧结为氩气气氛烧结,充入氩气,使压强达到40Mpa,在温度900℃保温1小时;得到本发明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
所述步骤一的球磨在三维振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时振动频率为1400次/min。
所述铜粉的纯度为99.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方法采用特定的配方和工艺,制备得到的铜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而且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所述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份的短纤维,15份的增强体颗粒,100份的铜粉;将所述原料进行球磨,混合时间为3小时,得到球磨后的混合粉末;所述铜粉的纯度为99.9%;所述步骤一的球磨在三维振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时振动频率为1400次/min;
其中,所述铜粉的粉末粒度为200目;所述短纤维为碳纳米管和SiC晶须按照质量比例1:2混合的混合物;所述增强体颗粒为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化硅按照质量比例2:1:1:1混合的混合物;
步骤二、将所述步骤一制备的混合粉末在500Mpa的压力下压制;得到坯料;
步骤三、将所述步骤二制备的坯料进行二期烧结,所述二期烧结包括前期烧结和后期烧结:前期烧结为真空烧结,先对炉内抽真空,保证炉体内的真空度在0.1Pa以下,然后对炉内进行加热,在温度为800℃下保温3小时;后期烧结为氩气气氛烧结,充入氩气,使压强达到40Mpa,在温度900℃保温1小时;得到本发明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
对实施例1制备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硬度110N/mm2,导电性5.9×107Ω-1·m-1,导热率220w/mk,平均摩擦系数0.0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仅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增强体颗粒为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化硅按照质量比例1:1:1:1混合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9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