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高清摄像一体化网关的鱼苗饲养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9117.5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6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元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晶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摄像 一体化 网关 鱼苗 饲养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高清摄像一体化网关的鱼苗饲养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国际市场对鱼类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促进了我国对的鱼类的品种的拓展和培育。现在,市场上的鱼类,品种单一,营养价值较低,急需饲养大量新品种鱼苗,以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然而,现在我国大多数培育基地较为简陋,且自动化程度低,受其影响饲养成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高清摄像一体化网关的鱼苗饲养管理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物联网高清摄像一体化网关的鱼苗饲养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监控模块、数据收集模块、操作模块、调控模块和智能网关,所述视频监控模块包括摄像头,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水质探测器和报警器,所述操作模块包括信号转换器和处理器,所述调控模块包括增氧泵、温控装置、饵料输送装置和水循环装置,所述智能网关与各模块相连。
上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高清摄像一体化网关的鱼苗饲养管理系统,所述视频监控模块的摄像头为枪形摄像头、半球摄像头和球形摄像头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高清摄像一体化网关的鱼苗饲养管理系统,所述信号转换器的型号为D-Link DMC-8115SC。
上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高清摄像一体化网关的鱼苗饲养管理系统,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调节区间为5℃-20℃。
上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高清摄像一体化网关的鱼苗饲养管理系统,所述增氧泵为Amico增氧泵。
上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高清摄像一体化网关的鱼苗饲养管理系统,所述报警器为烟雾报警器。
其工作原理为:
所述视频监控模块与数据收集模块分别采集被监控饲养池的实时状态,视频监控模块与数据收集模块同时通过智能网关将信号传递至操作模块内的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将转换后的信号传递至处理器,处理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将信号传递回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通过智能网关传递至调控模块,通过调控模块来调整被监控饲养池的实时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系统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高清摄像一体化网关的鱼苗饲养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饲养池内鱼苗的生长环境的监测与控制,科学合理地控制影响鱼苗生长的各种环境因子,优化了饲养池内的环境,保证鱼苗生活在优良的环境下,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各类鱼类疾病以及病毒性疾病,提高了鱼苗的饲养成功率,并实现了鱼苗饲养的自动化管理,还可减少现场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数据采集模块与视频录像模块合二为一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物联网高清摄像一体化网关的鱼苗饲养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监控模块1、数据收集模块2、操作模块3、调控模块4和智能网关5,所述视频监控模块1包括摄像头11,所述数据收集模块2包括温度传感器21、水质探测器22和报警器23,所述操作模块3包括信号转换器31和处理器32,所述调控模块4包括增氧泵41、温控装置42、饵料输送装置43和水循环装置44,所述智能网关5与各模块相连。
其中,所述视频监控模块的摄像头为枪形摄像头、半球摄像头和球形摄像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信号转换器的型号为D-Link DMC-8115SC,温控装置的温控调节区间为5℃-20℃,增氧泵为Amico增氧泵,报警器为烟雾报警器。
一种基于物联网高清摄像一体化网关的鱼苗饲养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饲养池内鱼苗的生长环境的监测与控制,科学合理地控制影响鱼苗生长的各种环境因子,优化了饲养池内的环境,保证鱼苗生活在优良的环境下,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各类鱼类疾病以及病毒性疾病,提高了鱼苗的饲养成功率,并实现了鱼苗饲养的自动化管理,还可减少现场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数据采集模块与视频录像模块合二为一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晶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晶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9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