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设备及其多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8327.2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薛祥辉;李发兵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设备 及其 风扇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多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处理能力基本是遵循摩尔 定律不断升高。但是另外一方面,电子产品的功耗也不断的提升,过高的温度 会导致电子产品的寿命缩短,失效率提升,因此对电子产品的散热需求也是逐 年提升。具体到通讯领域及其他企业级应用的电子设备,基本上还是以机柜、 机框作为电子设备的结构载体。在对这些设备散热时,都需要使用风扇进行风 冷散热,风扇插框一般有多个风扇分布在一个平面上,实现对设备的散热。风 扇散热的原理是利用空气的流动带走热量,设备的热耗越高要求风扇的转速越 快,高转速的风扇产生了噪音问题。风扇产生的噪音主要由风噪和结构噪音两 部分,扇叶切割风、风流过风道产生的涡流都是风噪;另外风扇扇叶的不平衡、 转动轴的同轴度误差、设备机械结构的安装缝隙都会在风扇转动过程中产生摩 擦和撞击的噪声。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设备的噪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 要求目前的散热技术既要满足更高的散热需求,又要减少散热导致的噪音。最 近几年业界提出了多种风扇降噪技术,其中最热门的是主动降噪技术,原理是 用麦克采集噪音信号,经过运算放大后用发声单元输出一个反相的噪声,与原 噪声对消。其他的技术包括设计特定的扇叶结构和风道结构,应用吸音材料等 方法。主动降噪在技术上比较先进,但是目前的应用还是局限在耳机等有限的 应用场景,还没有在较大型的设备上成功应用的先例,主要是由于噪声源和发 声单元形成的声波的抵消只在一定的区域内有效,如果要实现在较大空间内的 抵消,系统会变的很复杂。技术难度和实现成本都是无法实用。
目前通信设备内部的散热单元一般是有风扇框内设置多个风扇达到散热目 的,其结构请参见图1所示,包括风扇框1以及设置于风扇框内的多个风扇2, 多个风扇2并联,目前对风扇框1中的多个风扇2同时控制,控制各风扇2采 用相同的转速,导致各风扇2工作在相同的频率上,这样这些风扇的噪音会在 相同的频谱上产生叠加进而产生更大的噪声。请参见图2所示,图2中的下方 的实线所示为单个风扇的噪声频谱,上方的虚线为多个转速相同的风扇叠加后 的噪声频谱,由虚线部分可以看出各风扇产生的噪声频谱的峰值产生了叠加。 另外,多个风扇工作在相同的频率下也更容易导致通信设备的结构产生共振, 进而产生额外的振动噪音和结构损坏等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及其多风扇控制方法 和装置,解决现有通信设备中的多风扇工作在相同频率上噪声频谱在峰值叠加 后产生更大噪声以及易产生共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的多风扇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设备的系统温度值;
根据所述系统温度值确认对应的系统目标转速值;
根据所述系统目标转速值和预设原则计算得到所述通信设备各风扇的实际 温控转速值,得到的实际温控转速值中有至少两个不相等;
根据所述各风扇的实际温控转速值对所述各风扇进行转速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计算得到的各风扇的实际温控转速值都不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计算得到的各风扇的实际温控转速值的平均值 等于所述系统目标转速值,或大于所述系统目标转速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系统目标转速值和预设原则计算得到 所述通信设备各风扇的实际温控转速值包括:
获取各风扇的转速调控值,所述各风扇的转速调控值中有至少两个不相等;
将所述系统目标转速分别与各风扇的转速调控值相加得到各风扇的实际温 控转速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各风扇的转速调控值包括:
直接获取预先设定好的各风扇的转速调控值;
或采用预设的伪随机算法在设定的第一范围内生成N个转速调控值,所述N 等于所述风扇的总个数;
或所述风扇的总个数N为偶数时,采用预设的伪随机算法在设定的第二范 围内生成N/2个转速调控值,然后再对得到的N/2个转速调控值取负得到另外 N/2个转速调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8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