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基二氧化硅波导和探测器垂直耦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7896.5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0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张岩;康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张宏亮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硅 波导 探测器 垂直 耦合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硅基二氧化硅波导和探测器垂直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波导(2)、上包层(3)和探测器(4);所述衬底(1)为硅衬底,其上形成波导(2),波导(2)上形成上包层(3),上包层(3)上待形成探测器(4)的位置通过去薄上包层(3)而形成凹陷,凹陷内形成波导本体电极(5),探测器(4)光敏面使用导光树脂层(6)与波导(2)耦合,波导(2)中光的传输方向与探测器(4)光的引出方向垂直,探测器电极与波导本体电极(5)通过导电树脂层(7)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二氧化硅波导和探测器垂直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本体电极(5)上通过金丝压焊将探测器探测信号引出到管脚或者放大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二氧化硅波导和探测器垂直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2)和探测器(4)分别独立制作,通过导光树脂和导电树脂实现耦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二氧化硅波导和探测器垂直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包括硅衬底和形成在硅衬底上方的二氧化硅缓冲层,波导(2)形成在二氧化硅缓冲层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二氧化硅波导和探测器垂直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包层(3)去薄需满足:当需要将光全部引出时,则将上包层去除至波导深度,如需要部分光引出时,则去除上包层的部分厚度。
6.一种硅基二氧化硅波导和探测器垂直耦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硅基二氧化硅波导;
步骤二:制作光电探测器;
步骤三:在波导本体上需要耦合探测器的位置局部去除波导上包层,形成凹陷;
步骤四:在去除上包层后形成的凹陷中制作波导本体电极;
步骤五:在波导本体的波导位置涂覆导光树脂层,在电极位置涂覆导电树脂层,放置探测器,使导光树脂层与光敏区相连,导电树脂层与探测器电极相连;
步骤六:固化导光树脂层与导电树脂层,完成整个垂直耦合结构的制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基二氧化硅波导和探测器垂直耦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制作硅基二氧化硅波导的过程为:先制作硅衬底,再在硅衬底上方制作二氧化硅缓冲层,随后沉积波导,波导上方沉积上包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基二氧化硅波导和探测器垂直耦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去除波导上包层的厚度需满足:需要将光全部引出时,则将上包层去除至波导深度,如需要部分光引出,则只去除上包层的部分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78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