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对飞灰进行脱氯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17672.4 申请日: 2014-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4588390A 公开(公告)日: 2015-05-06
发明(设计)人: 柴晓利;王冬扬;武博然 申请(专利权)人: 同济大学
主分类号: B09B3/00 分类号: B09B3/00;B09B5/00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吴林松
地址: 20009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剩余 污泥 进行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对飞灰进行脱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逐年增加,可用于填埋的土地面积日益紧张。垃圾焚烧技术可使垃圾最大程度的减容、减量,还能够回收部分能源,因而逐渐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2012年,全国焚烧厂数量达到了138座,日处理能力达122649吨,相对于2004年增加了近7倍。然而生活垃圾焚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残留物,约占垃圾总质量的20%~30%。飞灰是指在烟气净化系统中收集到的残余物质,约占焚烧垃圾总量的2%~4%。飞灰中主要成分为Si、Al、Ca、Na等,但由于采用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时,大量重金属因为高温而挥发进入烟气,使得城市生活垃圾中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富集到飞灰中,一般焚烧飞灰的重金属含量可占飞灰总量的0.5%~3%,且Zn、Pb、Cu、Cr等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同时,飞灰是废物焚烧二噁英的主要排放途径。二噁英化学结构稳定,不易被自然界微生物分解,因而容易在环境中滞留,对人类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我国明确规定飞灰为危险废物。

飞灰中含有CaO、SiO2、Al2O3等,与水泥原材成分类似,因而飞灰可以取代部分水泥制作所需的原料;水泥回转窑内温度高达1700℃~1900℃,物料温度也可达到1450℃,可以将飞灰中的二噁英彻底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同时,水泥熟料矿物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结构缺陷,使得飞灰中的重金属可以有效固熔或置换到其矿物结构中,显著降低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因此,将飞灰作为水泥生产原材料,可以彻底实现飞灰的资源化利用,同时降低水泥生产行业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一般采用混合收集的方式,厨余垃圾可占垃圾总量的50%左右,大量厨余垃圾进入焚烧厂,最终导致焚烧飞灰中氯含量过高,据统计我国垃圾焚烧飞灰中氯含量高达15%左右,且大多是以Na、K、Ca的氯盐形态存在。大量氯盐的存在可使水泥窑设备产生结皮堵塞和腐蚀,造成水泥窑无法正常运行;氯与重金属的结合还可能造成重金属的大量挥发,使重金属在水泥熟料中的固化率大为降低;同时,氯的存在影响水泥产品的质量,甚至引起混凝土埋置钢筋的锈蚀。因此,飞灰中大量氯盐的存在是制约飞灰资源化利用的瓶颈因素。

传统水洗预处理工艺可以去除飞灰中的大部分可溶氯,但水洗工艺存在水资源消耗量大,废液中重金属积累量高,环境二次污染风险严重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新型脱氯工艺,可有效实现飞灰的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垃圾焚烧飞灰脱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对飞灰进行脱氯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投资运行成本较低、能源消耗量较小、工艺流程简单易行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对飞灰进行脱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脱水污泥与飞灰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放入脱氯装置中定期淋洗,定期对飞灰和滤液进行分析测试,飞灰中氯含量合格后进行回收再利用。

所述飞灰为生活垃圾焚烧后由袋式除尘器收集的飞灰。

所述脱水污泥的含水率为80~85%,pH为6.5~7.5。

所述飞灰与脱水污泥的质量比为(4~9):1。

所述脱氯装置为一个圆柱形的柱体,包括脱氯装置的柱体、设于脱氯装置的柱体中间位置的取样口及用于支撑脱氯装置的不锈钢支架。

所述脱氯装置的柱体高为150cm,柱截面直径为30cm,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所述定期淋洗是指每隔一周对脱氯装置淋洗一次,共持续24~30周,周淋水量是当地日平均降水量的4倍。

所述定期对飞灰和滤液进行分析测试是指水洗和酸洗联合离子色谱仪法。

所述水洗离子色谱仪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样品研磨至150μm以下并烘干后备用,按照去离子水与样品以20L/kg液固比的比例配成混合液,以60r/min转速于50℃下恒温搅拌30min,用0.45μm微孔滤膜真空抽滤,收集滤液,采用《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T84-2001)中所述测定工业废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测定滤液中氯含量,所得结果经换算后为固体样品中可溶氯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7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