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16508.1 | 申请日: | 2014-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2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红喜 |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412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泥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猛增长,人均污泥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城市排水泵站蓄水池的污泥淤积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泵站清淤方法采用人工清掏,效率低下,同时管网污泥的有机物含量高,有机质分解所释放的有毒有害气体将大大危害清掏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人工处理后的污泥未经处置,含水率高,在运输中的滴漏和在填埋场的污泥渗滤液,对环境容易形成二次污染。由于高含水率的污泥占有了有限的运输空间,造成污泥运输成本增加。过高的含水率无疑也会增大填埋场占地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可以高效地对泵站污泥进行清掏,并能够在清掏的同时进行固液分离,从而减少污泥含水量,减少污泥运输成本,减轻污泥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设备体积小、可移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用于从污泥水池抽取污泥的吸污水泵,还设有分离系统和旋流除砂器,在分离系统和旋流除砂器的下方还设有储泥箱,储泥箱中还设有液位计及反冲支路;
储泥箱的一侧设有与旋流除砂器连通的渣浆泵。
旋流除砂器分离的低含固率污水通过溢流管排入高水位蓄水池,高水位蓄水池内设有污水泵,污水泵与用以给分离系统和旋流除砂器进行冲洗的冲洗管路连通。
所述的壳体为拖挂式壳体,壳体两端设有支腿,壳体上还设有箱体。
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壳体上还设有用于起吊吸污水泵的旋转式起吊系统。
所述的旋转式起吊系统的旋转中心位于吸污水泵质心正上方。
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分离系统由精细分离设备和粗选分离设备组成,吸污水泵的出口与粗选分离设备的筛上相连接,旋流除砂器分离的高含固率污水进入精细分离设备。
还设有用于控制各个设备的控制系统。
优化的方案中,对于较深的污泥,通过旋转式起吊系统将吸污水泵起吊至地面进行抽吸。
优化的方案中,污泥经吸污水泵抽取后送至粗选分离设备,粒径在20mm以上的渣料被分离出来,送至渣料斗,其余物质进入储泥箱,再通过渣浆泵送入旋流除砂器进行固液分离,低含固率污水排入高水位蓄水池,高含固率污水进入精细分离设备,分离后的细渣料排入渣料斗,分离后的污水排入到储泥箱。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泥处理设备,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对城市排水泵站的污泥进行高效的清掏、处置,大幅减少污泥的清掏、处置成本。处理后的污泥经过快速脱水处置,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进入地下排水管网循环,纯物理的处置过程不会对排水管网新增污染物。同时,渣料含水少,可大幅减少污泥运输成本,减轻污泥运输及填埋过程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本发明立足于提升排水泵站的污泥清掏效率,提升污泥清掏作业的安全性,降低清掏污泥的含水率,减少污泥运输、降低成本。
本发明将所有设备集成设计并安置于双轴全挂车上,体积小巧,并增加了吸污功能,能够完成城市排水泵站清淤及污泥将量化处置功能。无动力设计的挂车能够有效利用市政单位已有的车辆,无需新增驾驶员,并避免新增车辆所带来的一系列额外投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污泥水池1,吸污水泵2,精细分离设备3,储泥箱4,渣浆泵5,旋流除砂器6,粗选分离设备7,渣料斗8,冲洗管路9,污水泵10,高水位蓄水池11,壳体12,支腿13,旋转式起吊系统14,箱体15,控制系统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2,壳体12上设有用于从污泥水池1抽取污泥的吸污水泵2,还设有分离系统和旋流除砂器6,在分离系统和旋流除砂器6的下方还设有储泥箱4;储泥箱4的一侧设有与旋流除砂器6连通的渣浆泵5,旋流除砂器6分离的低含固率污水经通过溢流管排入高水位蓄水池11,高水位蓄水池11内设有污水泵10,污水泵10与用以给分离系统和旋流除砂器6进行冲洗的冲洗管路9连通。储泥箱4中还设有液位计及反冲支路,分别用于储泥箱液位控制及储泥箱防淤积。由此设备,可以通过拖挂移动地方式,对城市排水泵站的污泥进行高效的清掏、处置,大幅减少污泥的清掏、处置成本。处理后的污泥经过快速脱水处置,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进入地下排水管网循环,纯物理的处置过程不会对排水管网新增污染物。同时,渣料含水少,可大幅减少污泥运输成本,减轻污泥运输及填埋过程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红喜,未经李红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6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