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阵床单元升降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14265.8 | 申请日: | 2014-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永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20/00 | 分类号: | A47C20/00;A47C19/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林弘毅;聂汉钦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点阵 床单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床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阵床单元升降器。
背景技术
床面的好坏与使用者的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好的床面能够使人们非常舒适 的入睡,而不舒适的床面会影响使用者的睡眠,造成失眠、颈椎病等症状。传 统的硬板床由于床板面很硬,对腰和脊椎的支持较好,使用者的腰和脊椎部位 会感到很舒适,但是颈椎和头部会感到不舒适。而席梦思床又太软,虽然颈椎 和头部舒适了,腰和脊椎又会觉得很不舒适。人们急需一种既有硬板床的硬舒 适度效果,也有席梦思的弹簧软舒适度效果的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经过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点阵床单元升降器,其构 成的床表面可以如木板一样硬,但受压时不像席梦思在力压处如窝陷抱着,而 是保持着木板的特性平整而部分降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点阵床单元升降器,包括驱动线圈定子和驱动线圈转子,所述驱动线 圈定子固定在床架上,并与供电线路相连接,所述驱动线圈转子置于驱动线圈 定子中间,其上方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上装配有蜗轮,蜗轮连接在升降柱的 底部;活动节安装在升降器硬板外壳的底部,并与升降柱的顶部相接触;力传 感器安装在驱动线圈定子上,可与升降器硬板外壳的接触或者脱开,并与供电 线路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由本发明构成的床既有硬板床的硬舒适度效果,也有席梦思的弹簧软舒适 度效果。本发明可以实现点阵控制,根据各个小单元面所受到的压力调整相应 单元升降器的合适高低度,不像席梦思点受力、点下沉,也不像平板床面受力 不下沉。而是点受力,单元面下沉,使人感到舒适尤佳。本发明可以实现断掉 保持,通电调整,关机或无压力时复位到最高点。
本发明的优点将在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 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处于静止最高点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处于静止最低点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由本发明构成的床一般包括60~80个单元升降器,现以其中一个单元升 降器为例进行说明,图1是单元升降器处于静止最高点的状态,图2是单元升 降器处于静止最低点的状态。如图1、图2所示,该单元升降器的供电线路是 A和B,供电线路A、B与驱动线圈定子C连接。驱动线圈定子C中间为驱动 线圈转子D,驱动线圈转子D上方安装有蜗杆E。升降柱G的下端为蜗轮F, 蜗轮F与蜗杆E相配合。升降器硬板外壳I套在升降柱G外,升降器硬板外壳 I的底部为活动节H,活动节H与升降柱G的顶部相接触,用于防止扭力。力 传感器J安装在驱动线圈定子C上,可与升降器硬板外壳I的下边沿接触(静 止最高点状态)或者脱开(静止最低点状态),并与供电线路A、B相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未施加任何外力时,本发明处于图1的静止最高点状态。一旦升降器硬 板外壳I的上表面施加有作用力,将由与升降器硬板外壳I下沿接触的力传感 器J监察得到作用力的大小,而通过供电线路A、B送到系统,系统参考力传 感器J的数据输出合适的电流,通过供电线路A、B给驱动线圈定子C供电, 驱动线圈转子D旋转,蜗杆E带动蜗轮F旋转,驱动升降柱G上升和下降, 升降柱G不会自己移动位置。升降柱G的运动又带动升降器硬板外壳I下降 或上升,实现该单元上方平面平整而部分的降低。其它单元升降器的原理与此 相同。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 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 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永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永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42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