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动式集热、遮阳、通风集成窗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14145.8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3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鸣;张宝刚;袁杰;葛小榕;陈庆周;李维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6B3/67 | 分类号: | E06B3/67;E06B7/02;E06B7/28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侯明远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式 遮阳 通风 集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然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被动式集热、遮阳、通风集成窗。
背景技术
在全球自然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成为了建筑领域逐渐关注的方向。被动式技术的应用也有了更深层次、多方面的探索和应用。在降低建筑对环境破坏的同时,也更多的要求建筑本身对于环境的互动和相融。对于建筑采取被动式降低能耗,并且本身成为循环生态的系统,是目前技术研究所期待的目标。就被动式技术在窗与幕墙的应用上来讲,仍然存在许多常见的问题,例如不能同时满足不同季节的变化,使室内外的空气流动在季节转换时产生热量损失等。国内外对于窗与幕墙的技术开发,主要关注自然通风方法,通风量的控制以及遮阳形式等。普遍存在人力控制窗户开合的不便,风向与风量控制困难,高层自然通风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如何通过被动式多功能多角度的设计运用,使窗综合多种技术形式,配合多种通风过程控制方式,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位置的需要,并运用自然能源动力实现建筑降低能耗的目标,是目前设计关注的问题。
经检索发现:专利号200910119132.5公开了一种,幕墙自然通风器,其不同与不足之处是,上述专利通过S型风道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不能很好保证冬夏季节的室内热量要求,整体保温构件复杂密闭性高,不易修理替换,配置方式的更换完全由人手动控制,尚未考虑被动式技术的应用。因此易受建筑类型及地域的限制。申请号200720119006.6公开了一种窗用自然通风器。与其不同之处是,利用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多种通风方式结合,满足不同季节的通风散热要求,引入了太阳能提供动力的遥控装置,遥控选择各种模式的启闭。另外各个模块易于组装拆卸,便于清洗和替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集热系统、遮阳系统、通风系统组成的被动式集成窗,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利用被动式太阳能转换、空气循环集热散热、遮阳等自然调节的采暖降温技术全面解决全年室内环境舒适性问题。本发明系统引入被动式太阳能提供遥控动力,通过装置转变不同风向,考虑防尘、降噪、遮阳等特点,综合实现建筑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通风、采光、热量交换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被动式集热、遮阳、通风集成窗由内外双层玻璃、太阳能光电板、室外通风器、室内通风器、双色遮阳百叶等组成。所述模块系统由集热模块、遮阳模块和通风模块组成,所述集热模块由窗框、内外层玻璃以及双色遮阳百叶组成,形成内外腔,所述集热模块充分利用内外层玻璃空腔收集太阳能热量,并通过通风模块将热量散发到室内空间,实现了能量的自然传输和转换,使内部形成可调控的相对稳定的能量存储、转换区,利用空气循环集热、散热等自然调节的采暖降温技术全面解决全年室内环境舒适性问题。以不同的形式来适应不同季节室内热舒适度的要求,实现被动式集热。所述遮阳模块安装在内窗和外窗中间,设置可翻转双色遮阳百叶,在冬季采用深色面遮阳百叶形式,在夏季采用浅色面遮阳百叶形式。动力由太阳能光电板提供。所述通风模块由室外通风器、室内通风器和过滤器组成。内外侧玻璃上端和下端水平方向上设过滤器,过滤器由通风口和过滤层组成,外侧玻璃上下端垂直方向设置过滤层,并且在过滤器两端设通风器调节开关,可以通过通风器双层百叶的开合,形成冬季模式风循环系统、夏季模式风循环系统、通风模式风循环系统。三种模块的模式启用均由太阳能光电板提供动力进行遥控。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本发明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的理念下,提出具有集热、通风、遮阳多功能集成窗,充分体现了被动式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在调节室内环境过程中,不同模块体系互相配合应用使建筑物完全能够自然调节,收集、转换和储存太阳能、风能、光能等自然能量。本发明能明显的降低和改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通风和能耗,同时形成良好的建筑小环境及自身的循环系统。本发明能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上广泛应用,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与绿色建筑集成技术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被动式集热、遮阳、通风集成窗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被动式集热、遮阳、通风集成窗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被动式集热、遮阳、通风集成窗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被动式集热、遮阳、通风集成窗的反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被动式集热、遮阳、通风集成窗的A-A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被动式集热、遮阳、通风集成窗的B-B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被动式集热、遮阳、通风集成窗的通风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被动式集热、遮阳、通风集成窗的通风器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4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辅门的避难酮体防护门
- 下一篇:一种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3-00 用于闭合开口的窗扇、门扇或类似构件;固定或活动式闭合器件的布置,例如窗户;用来安装翼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
E06B3-01 .用于飞机库或其他厅堂建筑中的可拆卸或消除的墙,例如,供飞机用的
E06B3-02 .全玻璃制翼扇
E06B3-04 .不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框架
E06B3-30 .覆盖物,例如,为了防御气候变化,或装饰需要
E06B3-32 .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的布置;活动式翼扇在开口处的布置;仅和翼扇移动方式有关的翼扇或框架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