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冷源空调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13768.3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8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扬;白相强;王大伟;孙冬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89;F24F13/1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26673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冷源 空调 机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冷源空调机组,涉及工程制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在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仍将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送入空调进行制冷,导致空调整体能耗较高的问题。所述双冷源空调机组中,室内机壳体上设有入风口、出风口和新风入口;室内机壳体内还包括: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的风阀;能够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及温度信息进行不同制冷模式选择的控制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室内风机;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压缩机;与压缩机的出风侧通过管路连接的蒸发器;设置在室外机壳体内的室外风机和冷凝器;室外风机与控制装置连接,冷凝器与压缩机通过管路连接。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空调机组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冷源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制冷设备,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场所,尤其是放置有发热量较大设备的场所,例如通信机房、基站和厂房等。
现有技术中,空调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的底部设有蒸发风机2,蒸发风机2上侧设有蒸发器3,蒸发风机2与壳体内的控制装置4电连接;壳体1内的顶部设有冷凝风机5,冷凝风机5下侧设有泠凝器6,冷凝风机5与控制装置4电连接,且冷凝器6位于蒸发器3的上侧,从而通过控制装置4对蒸发风机2和冷凝风机5的控制,以实现对室内热空气制冷,再将冷空气送回室内的效果。
当室内空气温度低于室外空气温度时,采用将室内温度较低的空气送入空调的方式进行制冷;然而,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即室外温度较低时,现有技术中仍采用将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送入空调的方式进行制冷,则未能够有效利用室外低温空气,导致空调的整体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冷源空调机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在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仍将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送入空调进行制冷,导致空调整体能耗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冷源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所述室内机壳体上设有入风口、出风口和新风入口;所述室内机还包括:风阀,所述风阀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所述风阀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风阀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入风口和出风口导通、所述新风入口阻断;所述风阀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新风入口和出风口导通、所述入风口阻断;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且与所述风阀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及温度信息进行不同制冷模式的选择和控制;室内风机,所述室内风机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入风口和新风入口的下侧区域;所述室内风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且所述压缩机的入风侧与所述室内风机的出风侧对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所述蒸发器的入风侧与所述压缩机的出风侧通过管路连接,且所述蒸发器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内的室外风机和冷凝器;所述室外风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通过管路连接。
其中,所述室内机壳体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入风口与所述新风入口在所述室内机壳体上相对设置,且所述入风口和新风入口位于上部区域;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入风口在所述室内机壳体上同侧设置,且位于下部区域;所述新风入口上侧设有排风口,且所述排风口和所述入风口相对设置;所述风阀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排风口阻断;所述风阀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排风口和入风口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3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