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穿墙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13736.3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6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曹昊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穿墙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穿墙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输送容量较小的单芯电缆在隧道接口处采用保护管穿墙。保护管两边的法兰也采用普通钢材。但普通的钢管和法兰会引起闭合的磁路,在保护管和法兰处产生涡流而发热,对电缆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缆穿墙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因产生涡流发热而损害电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穿墙保护装置,电缆穿墙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管,保护管包括:保护管本体,保护管本体上开设有由保护管本体的第一端延伸至保护管本体的第二端的缝隙;第一非导磁体,第一非导磁体设置于缝隙内并与缝隙的两个侧面均连接以封闭保护管本体。
进一步地,缝隙的延伸方向与保护管本体的延伸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第一非导磁体为形成于缝隙内的焊缝。
进一步地,第一非导磁体为形成于缝隙内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
进一步地,电缆穿墙保护装置还包括套设置在保护管的外周的止水环,止水环包括:止水环本体,止水环本体上设置有由止水环本体的内周面延伸至止水环本体的外周面的断口;第二非导磁体,第二非导磁体设置于断口内并与断口的两个侧面均连接以封闭止水环本体。
进一步地,第二非导磁体为形成于止水环本体的断口处的焊缝。
进一步地,第二非导磁体为形成于止水环本体的断口处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
进一步地,第二非导磁体的径向内侧和第一非导磁体的径向外侧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电缆穿墙保护装置包括两个止水环,两个止水环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电缆穿墙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一法兰,第一法兰与保护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法兰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和/或,第二法兰,第二法兰与保护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法兰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电缆穿墙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管,保护管包括:保护管本体,保护管本体上开设有由保护管本体的第一端延伸至保护管本体的第二端的缝隙;第一非导磁体,第一非导磁体设置于缝隙内并与缝隙的两个侧面均连接以封闭保护管本体。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保护管上设置第一非导磁体,以免在保护管周向形成闭合的磁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因产生涡流发热而损害电缆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穿墙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穿墙保护装置的A-A处的保护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保护管;11、保护管本体;12、第一非导磁体;2、第一法兰;3、第二法兰;4、止水环;41、止水环本体;42、第二非导磁体;5、第一密封垫;6、第二密封垫;7、第一盖板;8、第二盖板;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缆穿墙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管1,保护管1包括保护管本体11和第一非导磁体12。保护管本体11上开设有由保护管本体11的第一端延伸至保护管本体11的第二端的缝隙。第一非导磁体12设置于缝隙内并与缝隙的两个侧面均连接以封闭所述保护管本体11。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保护管本体11的管壁上开设由保护管本体11的第一端延伸至保护管本体11的第二端的缝隙,并在缝隙内设置第一非导磁体12,避免了在保护管上形成闭合的磁路,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因形成闭合回路而产生热量损坏电缆的问题。
缝隙的延伸方向与保护管本体11的延伸方向一致。开设与保护管本体11的延伸方向一致的缝隙的难度较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在保护管本体11上开设盘旋的缝隙。只要是能够破坏保护管本体11的周向完整性的缝隙均可以实现破坏闭合回路的技术效果。
第一非导磁体12为形成于缝隙内的焊缝。将设置有缝隙的保护管本体11焊接成完整的管状。有利于保证保护管对设置在保护管内的电缆的保护,有效地提高了防水性能。
第一非导磁体12为形成于缝隙内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3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