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皮肤创面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13547.6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4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庞桂花;刘影;姚瑶;罗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佰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42;A61L15/44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孙卫增 |
地址: | 727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皮肤 创面 敷料 制备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具体而言,是一种修复皮肤创面用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对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和阻止微生物入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创伤、烧伤、溃疡等原因引起的皮肤损伤,会引起感染、新陈代谢加剧、水分和蛋白质过度流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可能危及生命。传统敷料存在无法保持创面湿润、脱落纤维、粘连伤口等缺点,乃至导致对伤口的二次创伤。随着“湿润伤口愈合”理论的出现和材料学、工业学的进步,保持创面湿润的新型医用敷料逐渐发展起来,而临床应用最多的新型敷料为泡沫敷料。泡沫敷料质地细腻柔软具有一定的吸收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且为伤口创面提供湿润的最佳环境。
专利200880021100.5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泡沫敷料制备方法,专利200380102412.6公开了一种用于伤口填充物的聚氨酯泡沫敷料及其制造方法。该类泡沫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收渗液能力。但是由于该类敷料与伤口接触的微孔结构孔径为80~200μm,在创面增殖修复过程中可能导致创面肉芽组织生长长入微孔,且容易发生粘连,在解除时发生二次创伤,更换敷料时会破坏新生肉芽组织,不利于创面的早期愈合。
专利200302127182.8公开了一种多层结构多微孔性泡沫敷料及其制造方法。该泡沫敷料具有三层结构:第一层是外侧保护胶片,第二层是内部吸收泡沫,第三层是与伤口接触的60μm以下的微细毛孔胶片。这种泡沫敷料具有多层结构且伤口接触层为孔径60μm以下的胶片层,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粘连伤口,但其不能根据伤口形状填充伤口,只能贴附在伤口表面,与伤口贴合不好。另外,层与层之间通过粘接形成孔径梯度变化,粘结方式严重降低了泡沫敷料的透气性。
专利201010183089.1公开了一种医用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敷料由水凝胶敷料和泡沫敷料组成,水凝胶部分接触伤口可避免泡沫敷料粘连伤口的缺点,而泡沫敷料部分又能有效的提高敷料吸收渗液的能力。但该敷料无促进生长增殖及迁移的成分,无法促进创面愈合。
综上所述,单一的泡沫敷料孔径偏大、吸收性不好,粘连伤口;孔径梯度变化的多层泡沫敷料多是采用分层次叠加而成,一方面制备操作复杂,另一方面各分层之间采用胶粘合,存在透气性差、渗液易横向溢出浸责周围皮肤的问题,并且不能根据伤口形状填充,易粘连伤口表面;水胶体与泡沫敷料复合虽能防粘连,但没有止血功效性,无法促进创面愈合。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复皮肤创面用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泡沫敷料孔径从上至下逐渐降低,呈梯度变化;且敷料一体发泡而成,泡沫底层镶嵌亲水海藻酸盐纤维,与创面直接接触;整个敷料富含生长因子。本发明提供的功能性高吸收泡沫敷料,不仅具有高渗透性和透气性,还具有防粘连、抑菌、止血、镇痛、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之皮肤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亲水海藻酸纤维的制备、泡沫敷料的预聚体液制备、梯度结构性泡沫敷料的制备和生长因子的添加。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一、亲水海藻酸纤维的制备:海藻酸钙溶于蒸馏水,得到质量比5%~10%的海藻酸钙溶液;再经0.1~0.5μm双层滤膜过滤,真空0.1MPa脱泡后,常温、电压15~20kv条件下,于铝箔板上溶液纺丝制备孔径0.5~5μm、厚度0.1~0.2mm的海藻酸纤维,控制纺丝时间为30~40min。
本步骤制备的海藻酸钙纤维与血液接触时,海藻酸钙大分子会发生协同作用,分子支链间的相互作用使彼此相互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这种空间网络结构进一步降低泡沫孔径,加强毛细管作用,增强渗液吸收。一方面形成空间网络的海藻酸盐颗粒比较柔软,能根据伤口形状与皮肤紧密贴合,并且能防止敷料与肉芽粘连,有效地保护了伤口肉芽组织生长且易从伤口上去除。海藻酸钙纤维中钙离子与渗出液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并释放,具有抑菌、消炎、止血、镇痛、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另一方面静电纺丝制备的海藻纤维具有空间三维结构,便于生长因子攀附生长,利于生长因子的添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佰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佰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3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