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医学教学的穿刺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13333.9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医学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医学 教学 穿刺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学教学模型的穿刺模块。
背景技术
医学教学中穿刺类模型中,以心包穿刺术、静脉穿刺术、胸腔穿刺术、活检术等,均需要做到边进针边抽吸过程中的动作。边进针边抽吸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穿刺过程中主要为了正确经过软组织(肌肉、脂肪、筋膜)到达治疗区域或是病灶区域与预防损伤周围其他脏器或是血管。目前,所见心包穿刺模型、腹部穿刺模型、腹腔镜模型在穿刺过程中,都是一针到位,其操作不符合医学相关医疗操作步骤;即使有类似的操作步骤,也因材质问题,造成穿刺手感不佳。例如:硅胶穿刺模块,其厚度愈厚穿刺手感上会较硬,不好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为使医学教学穿刺操作模型更趋近于真人操作,医学教学模型是提供给医学相关领域做在校练习、术前模拟练习。类似这样侵入式医学操作更需按医学正确操作步骤,使模型在功能上更加真实,方能达到训练效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医学教学模型的穿刺模块,包括至少两层的内外层密封结构,外层硅胶模拟人体皮肤层,厚度范围1mm—3mm;硬度范围为15—45度;内层硅胶模拟人体软组织,厚度10mm以上,硬度在10度以下。
在练习“边穿刺边抽吸”操作过程中,不会将模拟人体软组织抽出,但穿透该组织后,才能抽取到所需的液体/气体,能够熟练掌握该项技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提升目前所有医学教学穿刺模块,可使穿刺手感更加趋近于人体结构的软件组织,容易掌握穿刺深度;并且在工艺上易于加工制造,耐穿刺度高,材料、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附图2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心包穿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模拟人体皮肤层;2、模拟人体软组织;3、液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心包穿刺模块,包括至少两层的内外层密封结构以,外层硅胶模拟人体皮肤层1,内层硅胶模拟人体软组织2;人体皮肤层2厚度范围1mm—3mm,硬度范围为20~~40度;人体软组织3厚度10mm以上,硬度在10度以下。
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心包穿刺模块,包括两层的内外层密封结构以及液囊,外层硅胶模拟人体皮肤层1,内层硅胶采用冻胶/凝胶填充,模拟人体软组织2;人体皮肤层2厚度范围1mm—3mm,硬度范围为20~~40度;人体软组织3厚度10mm以上,硬度在10度以下;所述的液囊3模拟心脏。
在练习“边穿刺边抽吸”操作过程中,不会将模拟人体软组织2抽出,但穿透该组织后,才能抽取到所需的液体/气体,能够熟练掌握该项技能,能够提升目前所有医学教学穿刺模型的提升,可使穿刺手感更加趋近于人体结构的软件组织,容易掌握穿刺深度;并且在工艺上易于加工制造,耐穿刺度高,材料、加工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医学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医学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33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器
- 下一篇:一种分等级教学功能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