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单轴天然气联合循环供热机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11349.6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4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程祖田;郭颖;陈长立;乔亚萍;楚国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01K23/02 | 分类号: | F01K23/02;F01K2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天然气 联合 循环 供热 机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能源供应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单轴天然气联合循环机供热机组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国内已有很多运行实例,在涉及供热改造时,采用较多的中间布置发电机的单轴机组,由于汽轮机中压缸和低压缸合缸,无法增设抽汽管道进行热力系统改进,无法实现大面积供热。此类型机组特点是可以燃气轮机单循环运行,此时汽水循环通过旁路系统运行,纯凝方式汽轮机不进汽,耦合器处于断开状态。
背压式汽轮机的特点是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在汽机尾部背压排汽温度压力都较高,能充分利用换热器将汽轮机排汽汽化潜热回收利用供给用户,提高了全厂的热效率和热经济性。因此广泛应用各类热电机组中,是热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背压机对负荷变化的适用性差,机组发电量受制于热负荷变化,热负荷较低时,汽机本体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采用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纯凝方式汽轮机不进汽;背压式汽轮机,机组发电量受制于热负荷变化,热负荷较低时,汽机本体效率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单轴天然气联合循环机供热机组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新型单轴天然气联合循环供热机组系统,它包括燃烧室,燃烧室与压气机连接,压气机与发电机Ⅰ、燃气轮机连接,燃气轮机与余热锅炉连接,余热锅炉与蒸汽轮机热力系统、背压机热力系统连接,蒸汽轮机热力系统、背压机热力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的蒸汽轮机热力系统包括安装有高压旁路阀和关断阀Ⅰ的管道Ⅰ,安装有逆止阀和关断阀Ⅱ的管道Ⅱ,管道Ⅰ的一端与余热锅炉连接,另一端与蒸汽轮机高压缸主汽门连接,管道Ⅱ一端与余热锅炉连接,另一端与蒸汽轮机高压缸连接,蒸汽轮机高压缸中排出的蒸汽通过管道Ⅱ进入余热锅炉,管道Ⅲ一端与余热锅炉连接,另一端与中压缸连接,管道Ⅲ上安装有关断阀Ⅲ和关断阀Ⅳ,中压缸与低压缸为合缸结构,管道Ⅳ一端与余热锅炉连接,另一端与低压缸连接,管道Ⅳ上安装有关断阀Ⅴ和关断阀Ⅵ,低压缸排气端连接凝汽器,凝汽器与凝结水泵连接,凝结水泵与余热锅炉连接。
所述的背压机热力系统包括管道Ⅴ,管道Ⅴ一端与余热锅炉连接,另一端与背压式汽轮机高压缸连接,管道Ⅴ上安装有关断阀Ⅶ,背压式汽轮机高压缸排气端通过管道Ⅵ与余热过路连接,管道Ⅵ上安装有关断阀Ⅷ,管道Ⅶ一端与余热锅炉连接,另一端与背压式汽轮机中压缸连接,管道Ⅷ上安装有关断阀Ⅸ和关断阀Ⅹ,管道Ⅸ一端与余热锅炉连接另一端与热网加热器连接,背压式汽轮机中压缸排气端与管道Ⅸ连接,热网加热器通过疏水泵与余热锅炉连接,热网加热器中气化潜热通过热网循环泵提供热给用户。
所述的背压式汽轮机高压缸与中压缸为合缸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实现采暖、非采暖期两种状况下的安全经济运行,在非采暖期时采用纯凝方式运行,即主要采用蒸汽轮机热力系统;采暖期采用供热方式运行,即主要采用背压机热力系统;两种运行方式通过控制系统切换。这样在原有无法改造的机组本体基础上既扩展出背压机组的优势,满足采暖期供热需求,又可以非采暖期满足发电要求。采用背压机供热,能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一般大于85%,比纯凝运行效率提高2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设计示意图。
其中,1是燃烧室;2是发电机Ⅰ;3是压气机;4是燃气轮机;5是余热锅炉;6是凝汽式汽轮机;7是凝汽器;8是循环水泵;9是凝结水泵;10是发电机Ⅱ;11是背压式汽轮机;12是热网换热器;13是热网循环水泵;14是疏水泵;关断阀Ⅰ101;逆止阀102;关断阀Ⅱ103;关断阀Ⅲ104;关断阀Ⅳ105;关断阀Ⅴ106;关断阀Ⅵ107;关断阀Ⅺ108;高压旁路阀109;中压旁路阀Ⅰ110;低压旁路阀111;关断阀Ⅶ112;关断阀Ⅷ113;关断阀Ⅸ114;关断阀Ⅹ115;关断阀Ⅻ116;关断阀XIII 117;调节阀118;中压旁路阀Ⅱ11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1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