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干烧的远红外发热膜玻璃加热壶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10836.0 | 申请日: | 2014-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5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刚;卢长征;程雄;谭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梅 |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何子扬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干烧 红外 发热 玻璃 加热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干烧的远红外发热膜玻璃加热壶,包括底座和玻璃壶体,底座设有安装槽,玻璃壶体固定在安装槽上,玻璃壶体底面设有发热膜,安装槽中间设有第一温控器,安装槽上设有三个以第一温控器为旋转中心圆周阵列的第二温控器,三个第二温控器下面都设有防松弹簧,第二温控器上面设有耐高温绝缘片,耐高温绝缘片上面设有耐高温胶纸。本发明通过在现有的远红外发热膜玻璃加热壶的第一温控器基础上,在玻璃壶体底部下面设有三个第二温控器,在三个温控器下面设有三个防松弹簧,通过第二温控器和防松弹簧的设计能够准确的检测到干烧现象,并立即停止加热,避免检测不准确导致玻璃壶体破裂,从而能够提高加热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干烧的远红外发热膜玻璃加热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远红外发热膜玻璃加热壶,由于发热膜和玻璃壶体底部融为一体,成为一个面状的发热面,而且由于电热膜丝印烧结制作工艺的局限性决定了发热面的温度并不是很均匀,同时由于高硼硅玻璃等玻璃材料制成的玻璃壶体本身承受的瞬间温差有限,同时玻璃制品本身存在厚薄均匀度差异,因此采用单个温控器方式无法实现发热膜玻璃加热壶精确的防干烧功能,单个温控器方式造成的结果是玻璃壶体底部会直接破裂,从而无法实现防干烧保护。
因此,需要针对以上缺陷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干烧的远红外发热膜玻璃加热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壶底部容易破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干烧的远红外发热膜玻璃加热壶,包括底座和玻璃壶体,所述底座设有安装槽,所述玻璃壶体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玻璃壶体底面设有发热膜,所述安装槽中间设有第一温控器,所述安装槽上设有三个以所述第一温控器为旋转中心圆周阵列的第二温控器,三个所述第二温控器下面都设有防松弹簧,所述第二温控器上面设有耐高温绝缘片,所述耐高温绝缘片上面设有耐高温胶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温控器固定在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温控器设于所述固定板中间,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温控器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下面设有与所述第二温控器配合的硅胶块,所述第二温控器通过所述硅胶块与所述防松弹簧连接,所述安装槽底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面设有与所述防松弹簧配合的限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块下面设有与所述防松弹簧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块至少一侧设有硅胶块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绝缘片为陶瓷片。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膜上设有正极连接端子和负极连接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壶体外壁的上部设有凹圈。
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本发明通过在现有的远红外发热膜玻璃加热壶的第一温控器基础上,在玻璃壶体底部下面设有三个第二温控器,在三个温控器下面设有三个防松弹簧,这样能够防止温控器松动,避免检测不准确导致玻璃壶体破裂等意外发生,通过第二温控器和防松弹簧的设计能够准确的检测到干烧现象,并立即停止加热,从而能够提高加热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干烧的远红外发热膜玻璃加热壶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其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梅,未经陈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0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桶具有紫外杀菌功能饮水机
- 下一篇:煮食高压锅防护节能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