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制粉系统的停运自检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9779.4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7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程亮;张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1/00 | 分类号: | F23K1/00;F23K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制粉 系统 停运 自检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制粉系统的停运自检方法及装置,应用所述的电站锅炉制粉系统,所述的停运自检方法包括:接收停运自检指令,并根据所述停运自检指令控制磨煤机出口快关门、入口隔绝门及节流阻力调节装置至全开位;实时测量各输粉管道内的风速及阻力,并计算各所述输粉管道内的风量;检测所述磨煤机出口风温及各所述输粉管道内的一次风是否稳定;如果是,根据多个工况下的密封风量、磨煤机入口风量及各所述输粉管道内的风量,计算多个工况下的磨煤机入口风量校验系数;根据预存储的历史校验数据及所述磨煤机入口风量校验系数判断校验偏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通过本发明,可以及时发现输粉管道堵塞问题及风量测量装置堵塞、磨损等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制粉系统电站锅炉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制粉系统的停运自检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站锅炉多设计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依据机组容量大小而配置不同数量的制粉系统。每一套制粉系统内所配备磨煤机输粉管道的数量,随锅炉燃烧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每套制粉系统中磨煤机设有4根输粉管道,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每套制粉系统中磨煤机通常设有4-6根输粉管道。制粉系统是电站锅炉中工作条件和环境最恶劣的系统,启停频繁且故障率高,往往有些故障不易察觉,如燃烧器结焦影响煤粉输送,输粉管道积粉、堵塞造成风速偏差过大等,一旦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往往对锅炉运行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单台磨煤机出口各输粉管道之间由于管道长度和走向的不同,系统阻力存在较大差异,一般在磨煤机停机检修期间会进行冷态通风试验,以确认经由磨煤机出口各粉管进入炉膛的风粉混合物速度是否均匀,偏差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偏差过大,通过调整阻力调节装置(缩孔)可消除偏差。但在一个磨煤机正常检修工期内,输粉管道上的设备,如插板门、缩孔、燃烧器喷口等,常会因为管道磨损、出口门开关故障(开不到位),燃烧器喷口结焦堵塞等,引起各输粉管道内风速偏差。
磨煤机入口风量是锅炉运行中的重要参数,参与磨煤机自动调节,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当前磨煤机入口风量测量装置一般在出厂时进行出厂校验和标定,安装投入运行后,多在大修期间进行冷态标定试验,以检验工作一定时期后的测试准确性。但由于磨煤机工作区域环境和条件恶劣,风量测量装置运行中易出现故障导致测量误差过大,但运行和检修人员不易察觉,给电厂生产管理带来较大风险。
磨煤机正常停运工况下进行通风自检,能帮助运行和检修人员了解运行期间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制粉系统中不易察觉的设备故障和问题,并提前制定检修计划,提升制粉系统运行可靠性和检修维护的效果。如何对制粉系统进行停运自检,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制粉系统的停运自检方法及装置,以可以及时发现输粉管道堵塞问题及风量测量装置堵塞、磨损等故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制粉系统的停运自检方法,应用于一电站锅炉制粉系统,所述的电站锅炉制粉系统包括:磨煤机、多根输粉管道,多个磨煤机出口快关门、多个节流阻力调节装置、多个风速测量装置、热一次风调整门、冷一次风调整门、入口隔绝门、入口风量测量装置;多根所述输粉管道分别连接在所述磨煤机的出口与所述炉膛的入口之间,沿所述磨煤机至所述炉膛的方向,每根所述输粉管道上依次安装所述磨煤机出口快关门、节流阻力调节装置及风速测量装置;在所述磨煤机入口管道分别连接冷一次风管道及热一次风管道,所述入口管道上安装所述入口风量测量装置及入口隔绝门,所述冷一次风管道上安装所述的冷一次风调整门,所述热一次风管道上安装所述的热一次风调整门;其中,所述的停运自检方法包括:
接收停运自检指令,并根据所述停运自检指令控制所述磨煤机出口快关门、所述入口隔绝门及所述节流阻力调节装置至全开位;
实时测量各所述输粉管道内的风速及阻力,并计算各所述输粉管道内的风量;
检测所述磨煤机出口风温及各所述输粉管道内的一次风是否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9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