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8949.7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1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巫友琴;蒋友山;叶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腾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收发 模块 组件 | ||
1.一种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端、第一接收端、第二接收端、输入输出端和光学组件;所述的光学组件包括第一偏振分光器、第二偏振分光器和磁环,所述磁环包括波片和磁旋光片;
由所述发射端的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偏振光束经第一偏振分光器、波片、磁旋光片、第二偏振分光器后由输入输出端的光纤接收;由所述输入输出端的光纤输入任意偏振态光束,其中的平行方向偏振光经第二偏振分光器、磁旋光片、波片、第一偏振分光器后由第二接收端的光电探测器接收;其中的垂直方向偏振光经第二偏振分光器反射后由第一接收端的光电探测器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第一和第二接收端的光信号是预定波长间隔的两种波长信号,且波长间隔能够根据应用要求而进行调整;当该波长间隔为零时,所述的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即单波长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收到的光电探测器输入的两个偏振态输入光对应的光电探测器的信号,能够按光电流并联叠加,或按电压信号串联叠加,或按跨阻变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叠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大接收角的情况下,采用偏振分光器,在小接收角的情况下,所述偏振分光器采用偏振分光片代替;所述偏振分光片为45°放置或布鲁斯特角度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光信号输入输出过程为双透镜平行光耦合或单透镜汇聚光耦合,具体即:
对于所述发射端,直接通过一个耦合透镜把发射的光信号汇聚耦合进输入输出端或把发射的光信号经一个透镜准直输出,在输入输出端再通过另一个耦合透镜耦合进入输入输出端;
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收端,即改变光电二极管的接收位置与其耦合透镜的距离。
6.一种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端、接收端、输入输出端和光学组件;所述的光学组件包括第一偏振分光器、第二偏振分光器和磁环,所述磁环包括波片和磁旋光片,所述输入输出端和第二偏振分光器之间,还设置有一退偏器件;
由所述发射端的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偏振光束经第一偏振分光器、波片、磁旋光片、第二偏振分光器及退偏器件后由输入输出端的光纤接收;由所述输入输出端的光纤输入任意偏振态光束,其中的垂直方向偏振光经退偏器件及第二偏振分光器反射后由接收端的光电探测器接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大接收角的情况下,采用偏振分光器,在小接收角的情况下,所述偏振分光器采用偏振分光片代替;所述偏振分光片为45°放置或布鲁斯特角度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光信号输入输出过程为双透镜平行光耦合或单透镜汇聚光耦合,具体即:
对于所述发射端,直接通过一个耦合透镜把发射的光信号汇聚耦合进输入输出端或把发射的光信号经一个透镜准直输出,在输入输出端再通过另一个耦合透镜耦合进入输入输出端;
对于所述接收端,即改变光电二极管的接收位置与其耦合透镜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偏振分光器和第二偏振分光器夹角为45°时,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器及第二偏振分光器和磁旋光片,构成一个自由空间隔离器,对发射端的激光二极管起到提高抗回损的保护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纤双向收发模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偏振分光器采用偏振片代替,所述偏振片构成一个自由空间隔离器,对发射端的激光二极管起到提高抗回损的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腾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腾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89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片式的摄像镜头
- 下一篇:一种利用双层微带贴片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