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2-氯嘧啶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08397.X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6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运通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30 | 分类号: | C07D23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杨晞 |
地址: | 215400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嘧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2-氯嘧啶制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成2-氯嘧啶的工艺。
背景技术
2-氯嘧啶又名2-氯吡啶啉,分子式为C4H3ClN2,其分子量为114.53,CAS号为1722-12-9,其为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熔点为63~66℃,沸点为75~76℃,闪点为98℃。现有技术合成2-氯嘧啶的工艺存在物的收率较低和产品纯度较低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2-氯嘧啶的工艺,该合成工艺的产物的纯度较高、收率较高。
一种合成2-氯嘧啶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双氰胺(式A)与在2~6℃下溶解于硫酸中,而后在50~60℃加热下使之水解反应4~6h,得到硫酸胍(式B),反应式如下,
(2)将硫酸胍与炔丙基乙醇(式E)在50~55℃下反应8~12h,得到2-氨基嘧啶(式C),反应式如下,
(3)将2-氨基嘧啶以NaNO2、HCl和ZnCl2为催化剂,在-10~5℃下被还原,得到2-氯嘧啶(式D),反应式如下,
上述合成工艺的步骤(1)中,硫酸的质量浓度优选为94~96wt%,更好地为95wt%。双氰胺与硫酸的摩尔比优选为1:1.5~6,更好地为1:3。双氰胺溶解于硫酸的加料方式可以为,将双氰胺在搅拌的同时向硫酸中缓慢加入。
上述合成工艺的步骤(2)中,第一步水解产物可以无需从中分离出硫酸胍,只需将水解产物冷却至室温,便进行本步反应。硫酸胍与炔丙基乙醇的摩尔比优选为1~3:1,更好地为2.4:1。从产物中分离出2-氨基嘧啶的方式优选为将反应的产物经过滤、水洗以及在碱性条件下萃取。萃取的碱性可以选择pH为8~9。
上述合成工艺的步骤(3)中,2-氨基嘧啶、NaNO2、HCl和ZnCl2的摩尔比优选为1:2.4~2.8:2.5~3.5:3.2~4。还原反应在二氯甲烷的溶剂中进行。反应完毕后,可采用常规的手段对反应产物中的2-氯嘧啶进行分离提纯,例如,可以首选将反应产物用冷水使之形成水相和有机相,用二氯甲烷多次萃取水相而保留水相中的有机相,混合全部的有机相,对其加入干燥剂进行干燥和过滤,滤液蒸干即可得到产品2-氯嘧啶。
本发明将双氰胺与在2~6℃下溶解于硫酸中,而后在50~60℃加热下使之水解反应4~6h,得到硫酸胍,接着与炔丙基乙醇在50~55℃下反应8~12h,得到2-氨基嘧啶,最后将2-氨基嘧啶以NaNO2、HCl和ZnCl2为催化剂,在-10~5℃下被还原即得到产品。通过上述的合成路线,获得了纯度较高、收率较高的2-氯嘧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以下实施所涉及的化工原料均为市售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来制得。限于篇幅,以下省去了这些化工原料具体来源途径,对此不应视为对本发明方案实施方式的质疑。
实施例1
将溶质为1.5mol、质量浓度为96wt%硫酸中加入250ml四口瓶,将其温度调至2℃,在不断搅拌的同时向四口烧瓶中缓慢加入1mol双氰胺,升温至50℃使之水解反应6h。而后冷却至室温,向四口烧瓶中加入1/3mol炔丙基乙醇,升温至50℃下环化反应12h,将环化反应的产物经过滤、水洗以及通过氢氧化钠调节pH至8进行采用异丁醇进行萃取,得到产品2-氨基嘧啶。
向500mL的反应器中加入2.5mol盐酸和80g二氯甲烷,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mol 2-氨基嘧啶。在10~15℃下加入3.2mol ZnCl2,反应30min后,生成深黄色的悬浮物。然后冷却到-10℃,在氮气保护下在4h内缓慢加入2.4mol亚硝酸钠。继续通入氮气1h后,终止反应。将反应物倒入150mL水中冷却。分液,水相用40mL二氯甲烷萃取4~6次以收集其中的有机相,最后将所有的有机相用6~10g硫化钠干燥后过滤;在常压,45~50℃下浓缩滤液,回收二氯甲烷。然后减压(3.3kPa)浓缩,过滤后在40℃下干燥1~2h。最后得到淡黄色晶体,即为产品2-氯嘧啶。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运通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太仓运通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83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