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塑积汽车零件热冲压碳配分一体化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07863.2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8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宏;宋鸿武;程明;张飞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6;C21D8/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汽车零件 冲压 碳配分 一体化 工艺 | ||
1.一种高强塑积汽车零件热冲压碳配分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为动态碳配分工艺和热冲压工艺的集成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备料:根据零件尺寸要求切割板料;
(2)加热:将板料放入加热炉,抽真空,以5~15℃/s的加热速度将板料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AC3+30℃~50℃,保温5min~20min,使板料奥氏体均匀化;
(3)热冲压成形与碳配分:将完全奥氏体化的板料快速转移至热冲压模具上,通过热冲压使得板料成形,模内淬火后出模冷却至室温;在冷却同时完成碳配分过程,稳定残余奥氏体,最终获得具有马氏体与稳定残余奥氏体复相组织的热冲压零件;
(4)去除氧化皮:通过抛丸或酸洗处理去除成形零件的氧化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塑积汽车零件热冲压碳配分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300℃,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Mf≤2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塑积汽车零件热冲压碳配分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热冲压过程在压力机上进行,与热冲压生产过程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塑积汽车零件热冲压碳配分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奥氏体化温度为850~950℃,奥氏体化时间5~20min,其在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以下的温度区间,平均冷却速度控制在不大于2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塑积汽车零件热冲压碳配分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出模温度在Ms和Mf之间,出模后以≤5℃/s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塑积汽车零件热冲压碳配分一体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高强塑积汽车零件的性能指标是:抗拉强度为1300~1700MPa,延伸率为10~16%,强塑积≥2000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78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