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吊耳大型箱型件的手动专用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7338.0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7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孟庆琳;史海红;于志杰;杨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8 | 分类号: | B66C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吊耳 大型 箱型件 手动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自动矩形物吊具装置,尤其是一种无吊耳大型箱型件的手动专用吊具。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设备为了保证外观平整美观,或者在受力方面不允许设备本身上焊接吊耳直接起吊。所以要实现此类的转场或者安装,就需要使用辅助设备来实现将其吊起或者移动的目的。就目前而言靠人力的来解决问题不受大众的欢迎,而且大部分设备人力是无法解决的。申请人在实际问题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现场制作一批箱形立柱,四面平整,长约10米,总重量100余吨,表面不允许焊接起吊吊耳,采用现有的吊装设备均无法起吊,人力也无法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吊耳大型箱型件的手动专用吊具,在人力辅助的情况下,实现吊装的相关功能,并可以自锁,防止吊物脱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无吊耳大型箱型件的手动专用吊具,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竖直设置的吊钩上端铰接,共同组成一个与所要起吊大型箱型件相配合的门形构件,且铰接点与吊钩的重心偏离,偏离距离为:L=FH/G,其中L为吊钩重心与铰接点的距离,H为拉力到铰接点的距离,G为吊钩自重,F为手动拉力,吊装时,能够实现吊钩自锁,所述吊钩末端为向两吊钩之间水平延伸的突出部,突出部末端设置有超出突出部的导向轮;横梁上端安装有吊耳。
所述横梁与吊钩通过销轴连接。吊钩能够绕销轴自由转动,更好地与所要起吊大型箱型件外表相匹配。
所述吊钩下半部的外侧面上设有支座,支座上有孔。便于人员通过系在该孔中的牵引绳向外牵引吊钩,方便吊钩与所要起吊大型箱型件外表相接触。
所述吊钩为箱型,与箱型柱的接触面积要大一点,防止会局部压溃。
本发明的横梁与吊钩用销轴连接在一起,吊钩内侧面装有导向轮。当吊具下降到刚接触吊物时,或者刚要离开吊物时,用人力拉一下,使吊钩接触或者脱离出吊物,由于拉力的力臂远远大于吊钩自重的力臂,所以比较省力,吊钩接触或者脱离出吊物之后松手,导向轮接触吊物表面,用吊车往下或者往上移动整个吊具,当下滑到最低点时,由于自重的作用,吊钩就卡入吊物底部,自动就位,实现自锁功能。卸载时则相反,这就轻松的实现了一次吊装过程,不用很费人力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卡紧和吊装的要求。假如不用导向轮,需要人力一直拉着吊具,比较费力,而且也不安全,一旦松手就容易划伤设备表面。
为了实现自锁功能,要控制好销轴与吊钩的偏心距离,偏心距离为L=FH/G,其中L为吊钩重心与铰接点的距离,H为拉力到铰接点的距离,G为吊钩自重,F为手动拉力,一般不大于400N,距离太大了,手拉吊具时会比较费力,距离太小了,达不到自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吊装流程图;
其中1、横梁,2、销轴,3、吊钩,4、导向轮,5、吊耳,6、支座,7、孔,8、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无吊耳大型箱型件的手动专用吊具,包括横梁1,所述横梁1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2与竖直设置的吊钩3上端铰接,共同组成一个与所要起吊大型箱型件相配合的门形构件,且铰接点与吊钩3的重心偏离,偏心距离为L=FH/G,其中L为吊钩重心与铰接点的距离,H为拉力到铰接点的距离,G为吊钩自重,F为手动拉力,一般不大于400N。吊装时,能够实现吊钩3自锁,吊钩3能够绕销轴自由转动,更好地与所要起吊大型箱型件外表相匹配。
吊钩3末端为向两吊钩3之间水平延伸的突出部8,突出部8末端设置有超出突出部8的导向轮4;横梁1上端安装有两个吊耳5。
吊钩3下半部的外侧面上设有支座6,支座6上有孔7。便于人员通过系在该孔7中的牵引绳向外牵引吊钩,方便吊钩3与所要起吊大型箱型件外表相接触。
吊钩3为箱型,与箱型柱的接触面积要大一点,防止会局部压溃。
如图3所示,自由状态下如图3中步骤a所示,当吊具下降到刚接触吊物时(如图3中步骤b所示),用人力拉一下,使吊钩3接触或者脱离出吊物,由于拉力的力臂远远大于吊钩3自重的力臂,所以比较省力,吊钩3接触或者脱离出吊物之后松手,导向轮4接触吊物表面(如图3中步骤c所示),用吊车往下移动整个吊具,当下滑到最低点时,由于吊钩3自重的作用,吊钩3就卡入吊物底部(如图3中步骤d所示),自动就位,同时实现自锁功能,这就轻松的实现了一次吊装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7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设备用吊钩
- 下一篇:一种快速吊装悬挂式立置容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