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的制冷系统及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06424.X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9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史慧新;宁志芳;孟宪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5/04 | 分类号: | F25B5/04;F25B41/04;F25B41/06;F25B4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的制冷系统及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目前,高效、节能的冰箱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现有的冰箱在制冷过程中,一般均使用固定的冷凝器进行换热,若冷凝器较大,虽然能保证在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或负荷较大时快速制冷,但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或负荷较小时比较耗电;若冷凝器较小,虽然能保证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或负荷较小时比较节能,但在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或负荷较大时制冷速度较慢,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不能调节冷凝器的大小,从而不能兼顾制冷速度和节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的制冷系统及冰箱,旨在解决不能调节冷凝器的大小、从而不能兼顾制冷速度和节能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冰箱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蒸发器,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依次串联于所述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的至少两个冷凝单元,以及至少一旁通支路和用于控制各个旁通支路打开或关闭的开关阀,各所述旁通支路与至少一所述冷凝单元并联;所述开关阀包括一进口和至少两出口,所述开关阀的进口和其中一出口连接于所述压缩机和与所述压缩机相邻的一冷凝单元之间或者连接于两相邻冷凝单元之间,所述开关阀的其余出口分别与各个旁通支路一端连通,各所述旁通支路的另一端连通至开关阀的沿冷媒流动方向以后的冷凝单元的入口处;所述开关阀控制所述旁通支路打开或关闭,以形成不同的冷媒循环通路,并改变所述冷媒循环通路中的冷凝单元以及控制所述冷媒循环通路中的冷凝单元数量至少为一个。
优选地,所述冷媒循环通路中不与所述旁通支路并联的部分设为主通路,所述旁通支路上或所述主通路上设有用于收集所述冷媒循环通路中多余的冷媒的储液器。
优选地,所述开关阀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开关阀出口的数量与所述冷凝单元的数量相同,且所述开关阀出口的数量比所述旁通支路的数量多一个。
优选地,由所述压缩机沿所述冷媒流动方向的第一个冷凝单元设为首冷凝单元、第二个冷凝单元设为次冷凝单元,所述开关阀的进口与所述首冷凝单元的出口连通,所述开关阀的一出口与所述次冷凝单元的进口连通,所述开关阀的其他出口分别连通至各个旁通支路的一端,各个旁通支路的另一端分别连通至除所述首冷凝单元以外的其他各个冷凝单元的出口处。
优选地,由所述压缩机沿所述冷媒流动方向的第一个冷凝单元设为首冷凝单元、第二个冷凝单元设为次冷凝单元,所述开关阀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开关阀的一出口与所述首冷凝单元的进口连通,所述开关阀的其他出口分别连通至各个旁通支路的一端,各个旁通支路的另一端分别连通至除所述首冷凝单元以外的其他各个冷凝单元的入口处。
优选地,所述开关阀的出口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旁通支路与一所述冷凝单元并联,所述开关阀的两出口与相互并联的所述冷凝单元和旁通支路的入口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旁通支路的数量比所述冷凝单元的数量少一个,且所述开关阀的数量与所述旁通支路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还包括串联于所述冷凝单元与蒸发器之间的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
优选地,所述旁通支路上还串联有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冰箱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蒸发器,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依次串联于所述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的至少两个冷凝单元,以及至少一旁通支路和用于控制各个旁通支路打开或关闭的开关阀,各所述旁通支路与至少一所述冷凝单元并联;所述开关阀包括一进口和至少两出口,所述开关阀的进口和其中一出口连接于所述压缩机和与所述压缩机相邻的一冷凝单元之间或者连接于两相邻冷凝单元之间,所述开关阀的其余出口分别与各个旁通支路一端连通,各所述旁通支路的另一端连通至开关阀的沿冷媒流动方向以后的冷凝单元的入口处;所述开关阀控制所述旁通支路打开或关闭,以形成不同的冷媒循环通路,并改变所述冷媒循环通路中的冷凝单元以及控制所述冷媒循环通路中的冷凝单元数量至少为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6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