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机机头机尾水帘式液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6324.7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大均;杜斯宏;宋剑;何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08 | 分类号: | F27B21/08;F16J15/4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7067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机头 机尾 水帘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机柔性液密封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烧结机机头机尾水帘式液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铁矿石抽风式烧结机由于设备构造、制造安装与工艺条件影响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漏风率,降低了烧结有效风量,进而影响烧结矿产质量与能耗。国内先进水平的漏风率为40%左右,一般水平为40-60%,国外先进水平将漏风率降到20-30%。烧结系统漏风主要部位产生于烧结机头部、尾部密封盖板20%左右;台车滑板与滑道15%左右;其它风箱、烟道、除尘器、工艺操作等漏风率为20%左右。
关于烧结机头部、尾部的密封方式,目前90%以上的烧结机采用的带有重锤连杆结构的密封盖板,盖板在重锤重力作用下产生一个垂直向上的作用力使盖板与台车底梁近景接触,起到密封作用。但这种方式由于台车与密封盖板的材质、制造精度问题,同时在高作业率、高强度、高温、粉尘等恶劣条件下,台车与密封盖板产生变形,由于刚性接触产生机械磨损,台车底梁与密封盖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加大,甚至失去了密封作用,而要治理此处漏风,除非更换全部台车与密封盖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机头机尾密封成为漏风最高的部位而又尚无可靠的办法进行治理。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大国,高炉的主要炉料仍为烧结矿,比例高达60-80%,有的高达100%,烧结矿的生产制造由于漏风率高造成的损失巨大,有文献表明年经济损失高达80亿元以上,如何降低烧结漏风率是铁矿石烧结增产节能与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喷水形成水帘而有效实现烧结系统密封的烧结机机头机尾水帘式液密封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烧结机机头机尾水帘式液密封装置,包括台车滑道、可滑动设置于台车滑道上方的台车、设置于台车滑道下方的风箱,还包括设置于风箱旁侧且位于台车滑道下方的密封水箱,所述密封水箱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根水箱底部加水管,所述水箱底部加水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圆孔或槽口,所述水箱底部加水管向台车的台车底梁喷射水流形成水帘。
进一步的是,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沿台车滑道方向设置于密封水箱的两侧。
进一步的是,包括设置于溢流槽底部的溢流水排出管,所述溢流水排出管与溢流水回收管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水箱底部加水管上设置有加水管阀门,保持加水量与溢流水量平衡。
进一步的是,所述水箱底部加水管为3根,所述水箱底部加水管均布于密封水箱的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使用时,台车沿台车滑道滑动,在经过密封水箱时,由于密封水箱底部的加水管会向上喷射水柱而形成水帘,而所述水帘会喷射于台车底部的台车底梁而形成完整的水帘,从而实现理想的气体密封效果。本发明设计构思十分巧妙,绕开了传统设计思维中的利用刚性盖板来密封的局限,改而用水帘,不仅密封效果理想,而且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的刚性密封盖板因制造、安装、磨损、变形等因素而带来的密封缺陷,真正实现了技术上的质的突破,尤其适用于对密封要求较高的烧结机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烧结机机头机尾水帘式液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烧结机机头机尾水帘式液密封结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密封水箱1、水帘2、溢流槽3、加水管阀门4、水箱底部加水管5、溢流水排出管6、溢流水回收管7、风箱8、台车滑道9、台车底梁10、台车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烧结机机头机尾水帘式液密封装置,包括台车滑道9、可滑动设置于台车滑道9上方的台车11、设置于台车滑道9下方的风箱8,还包括设置于风箱8旁侧且位于台车滑道9下方的密封水箱1,所述密封水箱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根水箱底部加水管5,所述水箱底部加水管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圆孔或槽口,所述水箱底部加水管5向台车11的台车底梁10喷射水流形成水帘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63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式冷却器与表面式凝汽系统联合的电厂用冷却系统
- 下一篇:煤矸石沸腾焙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