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级电容器用分级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05947.2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公权;戚甫来;王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级 电容 器用 分级 多孔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级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的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是介于二次电池与传统电容器之间的一种新型的高 效储能装置,具有功率密度高、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 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器件、汽车启动、能量收集与存储和 军事等领域。尤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超级电容器展现出了巨大的潜 力,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及企业的广泛关注。
超级电容器通常以多孔碳为电极材料,研究表明,多孔碳材料中 不同孔径的孔在其中所起作用不同,微孔主要提供较大比表面,中孔 为电解液离子的传输通道,大孔结构可以起到电解液缓冲池的作用, 具有一定分级多孔的碳材料对于电容器倍率效应的提升具有至关重 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于分级多孔碳材料的合成多采用硬模板法,不 仅制备过程复杂价格昂贵,而且模板的去除也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分级多 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以下具体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分级多孔碳材料,所述碳材料具有分级多孔结 构,所述分级多孔结构由孔径2nm以下的微孔,2-50nm之间的中孔 以及50nm以上的大孔组成。
所述碳材料的微孔孔容占总孔容20%-50%,介孔孔容占总孔容 30%-70%。
所述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800-2500m2/g。
所述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活化造孔剂、生物质碳源和水混 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再经挥发溶剂水、焙烧、冷却、洗涤和干燥处理, 得到所述的分级多孔碳材料。
所述活化造孔剂为柠檬酸钾、柠檬酸钠、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钙 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所述生物质碳源为葡萄糖、纤维素、蔗糖、果糖、淀粉中的一种 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生物质碳源与活化造孔剂的质量比为1:10-10:1。
所述混合液中溶剂水的质量是生物质碳源与活化造孔剂总质量 的2-5倍,所述配置混合溶液过程中需搅拌1-5小时。
所述混合液经挥发溶剂水的过程具体为使混合液在70-90℃的温 度下蒸干,可以在70-90℃的水浴中蒸干。
所述焙烧、冷却过程具体为将干燥后的固体混合物置于高温管式 炉中,在惰性气氛下,从室温起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 700-1100℃并保持0.5-5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 氩气、氦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气。
所述洗涤过程具体为采用盐酸水溶液对焙烧、冷却后的碳材料浸 泡2-5h后真空抽滤,并采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所述盐酸的质量浓 度为5%-20%。
所述干燥过程是在鼓风烘箱中,70-100℃条件下干燥4-12h。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柠檬酸钾、柠檬酸钠等常见的 强碱弱酸盐为活化造孔剂,以葡萄糖等为碳源,高温下强酸弱碱盐对 碳材料进行刻蚀,形成微孔,刻蚀产生的气体以及熔融态金属的流动 形成中孔及大孔,形成了分级多孔碳材料,并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 极材料。当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多孔碳材料中的微孔主要 提供较大比表面,中孔为电解液离子的传输通道,大孔结构可以起到 电解液缓冲池的作用,实现了超级电容器电极良好的倍率性能,在 1000mV/s-1的扫描速率下容量保持率在7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多孔碳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多孔碳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循 环伏安曲线;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质 量比容量;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容 量保持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5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