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CdTe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05662.9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7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曾云龙;元晓云;王天伦;邓彤彤;曾竞兴;易守军;黄昊文;魏莉莎;唐春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88 | 分类号: | C09K11/88;C01B19/04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宋向红 |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cdte 量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近红外CdTe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微型反应釜中分别加入CdCl2·2.5H2O和巯基化合物,磁力搅拌后 调节pH=11,再加入碳酰肼,再次调节pH=11,然后加入TeO2;
(2)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步骤(1)制备的溶液在97℃条件下反应5~ 210min,即得到水溶性CdTe量子点前驱体溶液;
(3)将微型反应釜的温度升至180~220℃,反应1~3h即可得到荧光发 射峰位于近红外区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即近红外CdTe量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CdTe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的CdCl2·2.5H2O、巯基化合物、碳酰肼、TeO2的摩尔比为1: 2.4:0.5~1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CdTe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的pH调节采用氢氧化钠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CdTe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微型反应釜的压强为4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56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