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叶原料及制剂中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5090.4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7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牛巍;钟晨春;吴佩颖;高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叶 料及 制剂 烷基 化合物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成分的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杏叶原料及制剂中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叶作为银杏树的树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改善脑功能障碍、动脉硬化、高血压、眩晕、耳鸣、头痛、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等有明显效果,其防病、治病、健身的价值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治、防心脑血管疾病最理想的药物成份。
中医学上使用银杏叶提取物制成制剂,作为临床实际使用的药物,用于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效果确切,市场需求大。然而,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多起过敏反应,Jaggy H等(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alkylphenols from Ginkgo biloba L.Pharmazie,52:735-738,1997)、Hausen B.M等(The Sensitizing Capacity of Ginkgolic Acids in Guinea Pigs.Am.J.Contact.Dermat.,9:146-148,1998)、Koch E等(Evidence for immunotoxic effects of crude Ginkgo biloba L.leaf extracts using the popliteal lymph node assay in the mouse.Int.J.Immunopharmacol.,22:229-236,2000)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引起上述过敏反应的物质为银杏叶中的烷基酚类化合物,包括银杏酸(Ginkgolic acids)、雷锁酸(Resorcylic acids)、漆酚(Urushiols)类化合物等。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化合物成分的含量进行有效检测,以便于在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制备过程中进行去除。
目前,中国药典中仅围绕银杏酸类中的银杏酸C13:0、C15:0、C15:1、C17:1及C17:2化合物,制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银杏酸浓度检测方法,并规定该浓度应<10ppm,并未提及如何检测银杏叶提取物中其它烷基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因此建立一种能够全面分析银杏叶原料药、提取物中间体及其制剂中银杏烷基酚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对于提高制剂加工生产中的质控水平、临床合理用药均具有积极意义,非常值得深入探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叶原料及制剂中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全面分析银杏叶原料药、提取物中间体及其制剂中致敏的烷基酚类化合物(银杏酸类、雷锁酸类、漆酚类)含量的方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叶原料及制剂中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电喷雾离子源高分辨串联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同时测定银杏叶中多种烷基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其中,高效液相色谱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高分辨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采用外标法(标准曲线法)同时对多种烷基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及半定量分析。
较佳的,所述银杏叶选自银杏叶原料粉末、银杏叶提取物中间体粉末、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粉末中的一种。
较佳的,所述银杏叶中的烷基酚类化合物包括有银杏酸类化合物、雷锁酸类化合物、漆酚类化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银杏酸类化合物、雷锁酸类化合物、漆酚类化合物的母核结构式为:
具体的,所述银杏叶中的烷基酚类化合物为:31种烷基酚类化合物,其中,银杏酸类化合物为22种(银杏酸C13:0、银杏酸C13:1、银杏酸C14:0、银杏酸C14:1、银杏酸C15:0、银杏酸C15:1、银杏酸C15:2、银杏酸C15:3、银杏酸C16:0、银杏酸C16:1、银杏酸C16:2、银杏酸C17:0、银杏酸C17:1、银杏酸C17:2、银杏酸C17:3、银杏酸C18:0、银杏酸C18:1、银杏酸C19:0、银杏酸C19:1、银杏酸C19:2、银杏酸C19:3、银杏酸C19:4);雷锁酸类化合物为3种(雷锁酸C15:0、雷锁酸C15:1、雷锁酸C17:1);漆酚类化合物为6种(漆酚C13:0、漆酚C14:0、漆酚C14:1、漆酚C15:1、漆酚C15:2、漆酚C17:1)。
所述一种银杏叶原料及制剂中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银杏叶粉末中加入正己烷,震荡、超声萃取后,离心,取上清液;
进一步的,所述银杏叶粉末的用量为0.1-0.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5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