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水网型村镇沟渠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4265.X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8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邵青;黄种买;王红萍;周靖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汪俊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水网 村镇 沟渠 污水处理 生物 滤池 | ||
1. 一种适合水网型村镇沟渠污水特征的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沿池长方向用折流板将滤池分为十个格室,每个格室底层放置粗碎石,粗碎石上有两层,每层水平放置5个滤料筐,滤料筐里填充自制脱氮除磷滤料,上层滤料筐里种植植物;所述自制脱氮除磷滤料制备方法如下: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与粘土、煤粉按7:2:1的质量比例,控制预热温度为500℃、预热时间为25min,烧结温度为1050℃、烧结时间为20min制得;然后对制得的陶粒滤料经1mol/L FeCl3溶液25℃下改性4天,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中性,烘干,得到除磷陶粒滤料;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与粘土、煤粉按7:2:1的质量比例,控制预热温度为500℃、预热时间为25min,烧结温度为1050℃、烧结时间为20min制得;经2mol/LNaOH 75℃改性3天,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中性,烘干,得到脱氮陶粒滤料;
将除磷陶粒滤料和脱氮陶粒滤料按质量比为1~3:1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自制脱氮除磷陶粒滤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是香蒲、灯芯草、鸢尾和黄菖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碎石的粒径为8~1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粗碎石层的厚度为0.4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脱氮除磷陶粒滤料的粒径为5~8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滤料筐的高度为0.6米。
7. 一种脱氮除磷滤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与粘土、煤粉按7:2:1的质量比例,控制预热温度为500℃、预热时间为25min,烧结温度为1050℃、烧结时间为20min制得;然后对制得的陶粒滤料经1mol/L FeCl3溶液25℃下改性4天,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中性,烘干,得到除磷陶粒滤料;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与粘土、煤粉按7:2:1的质量比例,控制预热温度为500℃、预热时间为25min,烧结温度为1050℃、烧结时间为20min制得;经2mol/LNaOH 75℃改性3天,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中性,烘干,得到脱氮陶粒滤料;
将除磷陶粒滤料和脱氮陶粒滤料按质量比为1~3:1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自制脱氮除磷陶粒滤料。
8. 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滤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滤池进水:水网型村镇农户排出的污水经源头处理后流入水塘和沟渠,利用自然地形高差通过进水管跌入滤池的前端,由于跌落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大量溶解氧融入污水而带入滤池;
2)污水沿池长方向以折流的方式流经各个格室,经过各格室中模块化填装的自制脱氮除磷滤料后出水;
3)滤池出水:污水经过各格室处理后,由滤池尾端集水槽收集,再由集水槽上端的出水管排入下一级沟渠,出水管设置在上端是为了保证滤池中水位浸过滤料筐,以利于微生物膜的生长;
4)当滤料吸附达到饱和后,将滤料筐中滤料取出,作为非食用植物的肥料或土壤改良剂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426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