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激光熔化增材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01194.8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4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迪;袁铁锤;邱子力;苏文俊;钟楠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B22F3/105 |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43200 | 代理人: | 胡燕瑜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激光 熔化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逐层激光熔化增材制造和选区搅拌摩擦复合技术,能够实现无裂纹、纳米晶、高强韧金属零部件的制造。
背景技术
激光熔化增材制造技术,又称激光熔化3D打印,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金属零件的激光熔化增材制造技术是通过高能激光束逐层熔化金属粉末,进而实现任意复杂的金属零件的制造,但是仍存在如下技术瓶颈:
第一,由于激光增材制造过程具有快热快冷、高梯度热-力-流多场耦合等特点,导致激光增材制造零件内存在较高的热应力,形成裂纹。当拉应力大于熔覆层的抗拉强度时,容易在气孔、夹杂尖端等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形成裂纹。裂纹是激光增材制造、乃至激光加工领域中一种广泛存在的缺陷。针对裂纹产生,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建模、实验观察、组织分析等角研究了激光熔凝过程的应力场与裂纹产生机理,提出了减少裂纹的方法:(1)粉床预热;(2)添加合金元素、网状箔材进行增韧与增塑;(3)超声波振动。以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应力集中与开裂倾向,为推进激光加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激光熔池凝固过程极其复杂,上述阻裂方法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以上方法难以完全消除微裂纹,特别是对于镍基、钴基等高裂纹敏感材料;其次,以上方法难以具有普遍适用性。
第二,铁基、镍基和钴基合金激光增材制造组织中的脆性陶瓷相(如M7C3,M23C6)容易以连续网状结构分布在基体晶粒的周围,大大降低了激光增材制造的强韧性。虽然陶瓷相的存在可以大大提激光增材制造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但这些呈网络状分布的陶瓷相将金属晶粒彼此隔离开来,大大削弱了晶粒间的结合力,致使激光增材制造零件整体性能表现为脆性,当激光增材制造零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服役时应力难以传递,进而可导致裂纹萌生与工件失效。然而,尚未有文献研究这种网状碳化物的消除方法。虽然热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碳化物含量与偏析,但却难以完全改变厚层碳化物的连续网状分布,另一方面,热处理无法消除微观裂纹。
第三,激光增材制造成形过程还容易产生球化和孔隙,大大影响激光增材制造成形效果以及成形件的力学性能,仍然是激光增材制造零件的重要缺陷,成为成形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瓶颈问题,影响激光增材制造往高性能金属零件应用推广。
综合上述分析,常见激光增材制造零件所存在的微裂纹、陶瓷相网状分布、球化、孔隙问题为该技术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障碍。虽然国内外学者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同步实现激光增材制造零件裂纹消除、陶瓷相弥散分布、组织纳米化的方法至今仍未被完整掌握。
搅拌摩擦加工(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是一种新型的通过表面塑性变形以改善组织的方法,通过移动的搅拌头与工件剧烈摩擦使工件表层温度迅速升高,金属发生塑化,搅拌针搅动表层材料使其产生塑性流变和混合,轴肩把由搅拌针搅动变形的材料传输到搅拌头后侧并同时施加锻造作用。由于FSP加工区内的材料产生了剧烈塑性变形、混合、破碎和热暴露,从而可实现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的晶粒细化、纳米化、裂纹消除。该加工方法和激光熔化增材制造技术结合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激光增材制造过程裂纹、碳化物网状分布、球化、孔隙等冶金缺陷,考虑到选区FSP技术在组织改性中的优势,本发明通过在激光增材制造的每一层的加工过程,引入FSP选区改性,使得每一层激光凝固组织经历大变形,实现组织纳米化、裂纹消除,从而制备出纳米晶高强韧无裂纹的复杂金属零部件。
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晶高韧强无裂纹复杂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金属激光熔化增材制造单层加工:根据所需金属零件形状,采用三维造型软件设计出零件的三维CAD模型,将文件的数据信息输送到激光增材制造装备;根据当前切片层信息,通过激光增材增材制造技术对切片层区域进行扫描熔化,同时通入惰性气体保护熔池。
(2)搅拌摩擦单层加工:激光扫描完毕后,立即采用高速旋转平轴肩搅拌头,对激光熔化的区域进行选区搅拌摩擦加工,通过调控FSP转速和行进速度,使FSP塑性变形层厚度大于激光增材制造的单层层厚,从而使激光单层区所有裂纹弥合,网状碳化物弥散化,组织纳米化。搅拌摩擦加工完毕后,将搅拌头换成铣刀,对FSP形成的少量飞边进行切除,使加工层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1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