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机械的索状体保持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01065.9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6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大仓秀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E02F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赵华伟;李婷 |
| 地址: | 日本广岛***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机械 索状体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的索状体保持件,该索状体保持件用于将索状体(cord-like member)保持在分隔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内外的间壁上,所述索状体是以穿通所述间壁的方式被布索(routed)的管或线束等。
背景技术
在布索在工程机械上的索状体之中,有在驾驶室内外的范围被布索的布索体,例如将驾驶室内的操作装置与驾驶室外部的控制阀连接的配管用管等。这样的索状体以穿通在设于分隔所述驾驶室内外的间壁上的通孔中的状态被布索。此外,为了防止因工程机械的振动等造成所述索状体摆动而与所述间壁的通孔的周缘部摩擦,而使用用于将所述索状体保持在所述间壁上的索状体保持件。
作为这样的索状体保持件,以往已知有图11所示的保持件80及图12所示的保持件90。这些保持件80、90分别被公开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176346号和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229667号中,都是用于保持以穿通在设于图11及图12所示的间壁100上的通孔102中的方式被布索的布索体110的保持件。
图11所示的保持件80具有隔板81和索眼套82。隔板81由弹性材构成,并且具有让多个索状体110分别能够穿通的多个通孔83。索眼套82具有保持所述隔板81的部位84、安装于间壁100的基部85、以及中间部86。基部85具有周槽87,并且通过让所述间壁100的通孔102的周缘部嵌入到该周槽87内而被安装于所述间壁100。
图12所示的保持件90具有索眼套91和固定框92。索眼套91由弹性材构成,呈包围通孔93的筒状,并且具有成一体的小直径的主体94和大直径的凸缘部95。所述通孔93具有让索状体110能够无间隙地穿通的直径,所述主体94具有能够嵌入到间壁100的通孔102中的外径,所述凸缘部95具有比所述通孔102的直径大的外径。所述固定框92呈包围比所述索状体110的外径更大直径的通孔96的环状。
所述索眼套91在所述索眼套110穿通在所述通孔93中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固定框92而被固定于所述间壁100。具体而言,该索眼套91的主体94嵌入到所述通孔102内,并且在该索眼套91的凸缘部95被夹在所述固定框92与所述间壁100的所述通孔102的周缘部之间的状态下,所述固定框92通过螺栓98而被紧固于所述间壁100。
对于如上所述那样设置在工程机械的驾驶室的间壁上的索状体保持件,存在如下的两个要求:即使发生振动等也能够切实地保持索状体;封堵所述索状体所穿通的间壁的通孔,确保有高的密封性,以使灰尘等不能进入到所述驾驶室内。然而,在采用图11及图12所示的索状体保持件的情况下,难以以高水准同时满足上述的两个要求。
具体而言,在采用图11所示的保持件80的情况下,通过让间壁100上的通孔102的周缘部嵌入到索眼套82的基部85上所形成的周槽87中,从而将该基部85安装于所述间壁100,因此无法避免产生上下方向的间隙及径向的间隙,灰尘有可能通过所述间隙而进入到驾驶室内。所述上下方向的间隙是所述基部85中位于所述周槽87的上下的部分与所述间壁100之间的间隙,所述径向的间隙是构成所述周槽87的底部的基部85的外周面与包围所述通孔102的间壁100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
另一方面,在采用图12所示的保持件90的情况下,难以设定用于让索眼套91能够切实地保持索状体100的通孔93的直径。具体而言,若将该通孔93的直径设定得大于索状体110的外径,则会在包围该通孔93的索眼套91的内周面与索状体110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灰尘有可能通过该间隙而进入到驾驶室内,并且索眼套91对索状体110的保持有可能变得不稳定。当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而将通孔93的直径设定地小于索状体110的外径时,会因尺寸误差而导致索状体110难以穿通通孔93。在索眼套91由弹性材构成时,以高精度来管理(设定)这样的通孔93的直径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在采用该保持件90的情况下,也可考虑以在所述通孔93与所述索状体110之间的嵌合为较松弛的状态下将主体94压入到间壁100的通孔102中的方式来设定该主体94的尺寸,从而通过该压入所产生的索眼套91的径向的压缩来实现该通孔93的内周面与索状体110的外周面之间的紧密接触,但是,此情况下,相对于该通孔102的主体94的外径的尺寸管理变得困难。
对于如上所述的保持件80、90,为了消除上述的问题,可以另行追加密封部件及固定部件等,但这会导致结构的复杂化及成本的显著增加,因此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钢建机株式会社;,未经神钢建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10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