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送料浇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9729.2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6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忻磊;肖军;谢少强;康明东;钱永权;唐伟国;忻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4 | 分类号: | B22D19/04;B22D33/02;B22D2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2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浇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送料浇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款汽车用的拉绳的头部需要浇铸一块端头,目前在加工时,几根拉绳放在一块夹具后,再送至浇铸机浇铸,接着再冷却、去毛刺和分料。以上这结构加工过程都是手工操作,这样自动化程度低,加工效率低,而且手工加工,容易造成不合格产品,降低了产品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浇铸、冷却、去毛刺、分料自动化加工,加工效率高而且能提高了产品合格率的自动送料浇铸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自动送料浇铸装置,包括浇铸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工作台、支架、传送带、冷却装置、去毛刺机构、滑轨、可以X、Y、Z轴移动的三轴机械手、下料装置和主控制器;所述浇铸机设在工作台的一端,所述支架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传送带安装在工作台上且横向延伸至工作台的两端,所述三轴机械手安装在工作台上,且位于传送带与浇铸机之间,所述滑轨设在工作台上且一端靠近浇铸机,所述冷却装置、去毛刺机构均位于滑轨的旁边,所述滑轨上设有贯穿上下的长槽,所述滑轨下方设有一滑板,所述滑板上设有多个手指气缸,所述滑板的一端与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所述浇铸机、传送带、三轴机械手、多个手指气缸、气缸均、冷却装置、去毛刺机构、下料装置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出气管和上方设有开口的储气盒,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连接在储气盒内侧的下方。
所述去毛刺机构包括冲压模具、冲床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滑轨上。
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二组可以X、Y、Z轴移动的三轴机械手,该组三轴机械手位于下料装置与传送带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传送带将带有产品的夹具传送到三轴机械手内,通过三轴机械手将夹具送到浇铸机的浇铸口完成浇铸后,接着夹具再送至滑轨上,再依次通过冷却装置、去毛刺机构和下料装置完成冷却、去毛刺和下料工序,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而且能提高了产品合 格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送料浇铸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自动送料浇铸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图中所示,1、浇铸机,2、工作台,3、支架,4、传送带,5、冷却装置,6、去毛刺机构,7、滑轨,8、三轴机械手,9、滑板,10、手指气缸,11、出气管,12、储气盒,13、冲压模具,14、冲床,15、第一气缸,16、下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自动送料浇铸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自动送料浇铸装置,包括浇铸机1,它还包括工作台2、支架3、传送带4、冷却装置5、去毛刺机构6、滑轨7、可以X、Y、Z轴移动的三轴机械手8、下料装置15和主控制器;所述三轴机械手8为市场上采用品,可以X、Y、Z三个方向移动,所述浇铸机1设在工作台2的一端,所述支架3安装在工作台2上,所述传送带4安装在工作台2上且横向延伸至工作台2的两端,所述三轴机械手8安装在工作台2上,且位于传送带4与浇铸机1之间,所述滑轨7设在工作台2上且一端靠近浇铸机1,所述冷却装置5、去毛刺机构6均位于滑轨7的旁边,所述滑轨7上设有贯穿上下的长槽,所述滑轨7下方设有一滑板9,所述滑板9上设有多个手指气缸10,所述滑板9的一端与固定在工作台2上的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所述浇铸机1、传送带4、三轴机械手8、多个手指气缸10、气缸均、冷却装置5、去毛刺机构6、下料装置16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冷却装置5包括出气管11和上方设有开口的储气盒12,所述出气管11的出气口连接在储气盒12内侧的下方。
所述去毛刺机构6包括冲压模具13、冲床14和第一气缸15,所述第一气缸15固定在滑轨7上。
所述工作台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二组可以X、Y、Z轴移动的三轴机械手8,该组三轴机械手位于下料装置15与传送带4之间。
工作过程:
1、将需要的加工的钢丝放入随行夹具;
2、随行夹具通过三轴机械手移位到浇铸工位,进行浇铸;
3、浇铸后的产品再通过三轴机械手送到导轨上,并用底下的手指气缸夹住随行夹具;
4、通过随行夹具在导轨上滑动,依次完成冷却、去毛刺和下料工序;
5、随行夹具最后再通过另一端的三轴机械手从下料装置到传送带,最后传送到起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9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